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

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阔学生的史学视野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黑龙江史志2015.4(总第341期)】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将教师的功能说成为传授知识、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等。从现在看来,韩愈的师道观念并不能完全包含教师的作用,现在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社会的节奏加快,要求注重学生的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也由原来的权威者变为促进者,教师的教书育人不仅包括传授知识,也要求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机智。“教师完全尊重和接受学生,坦率待人,理解地倾听,设法使自己与学生计划为一体,努力创造一种自由、畅流、开诚布公、无拘无束的氛围。”[1]因为学生的潜能的开发具有很多不确定性,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机智为学生潜能的激发提供可能性,如教育家涂尔干才认为的教育活动有着广阔的天地。教师的作用不仅是传授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开阔学生的史学视野的目的。

  视野的本意是指眼睛所能看到的范围,一般用于学术就是指思想与知识的领域。历史视野在这里指的是对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内在的关系认识的广度与深度。在历史的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不能拘泥与教材,应充分理解教材所存在的优缺点,虽然教材将重要的内容列出,但以章节体作为编写体例,其缺点就是在有限的篇幅里,条条框框比较多,好似硬抽出来的一条条干瘪的规律,不能展现原本丰富鲜活的历史,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如果仅仅是以教材为本,不灵活变通教学方法,就会使学生的知识面过窄,知识掌握的过死,历史的认识停留在表面,过于肤浅。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克服由于教材与教法的滞后造成学生在学习中知识的掌握停留在窄、死、浅的局面。在具体的教学中应以教材为依托,但要超越教材,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大“历史观”。在这里我现就本人在高中的历史教学实践以《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例来说明我的一些教学心得。

  一、以材料为依托适当地补充相关的历史知识,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教科书毕竟篇幅有限,只能罗列一些重要的事件与历史知识,如果在历史教学中仅是按本学科,学生的知识面会过窄,于是相关的背景知识及其对教材深度的挖掘就要靠老师进行补充了。相关的历史知识浩瀚繁琐,教师要有的放矢,对所用的材料进行筛选。在《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讲解中,我补充了一部分课外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度与广度的把握。

   例如我讲解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是北京大学时,学生会疑惑这场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什么会是在中国的一所大学里,并且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与科学,反对传统的旧道德,甚至提出“打到孔家店”的口号,而这又直接与袁世凯的北洋政府所提出的“尊孔复古”的口号相违背,明显的与政府的主流意识形态不一致,甚至相反,北洋政府如何能容忍。如果在教学中只是按本选科,学生的这些疑问就无法解答。我补充了一些相关的知识,一是蔡元培成功的改造了北大,在北大实行的是“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大由原来的“官僚收养所”成为一个学术气氛浓厚的国立大学;另外,蔡元培是留学德国的留学生,他借鉴了德国的办学方针,在北大实行“教授治校”的原则,主张教育独立于政治之外。我考虑到高二学生的认知特点,具有思考问题与解读材料的能力,并没有简单的介绍。而是展示了两段材料。

   材料一 :蔡元培指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礼记?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足以形容之。如人身然,官体之有左右也,呼吸之有出入也,骨肉之有刚柔也,若相反而实相成”[2]

   “用诡诞的仪式,夸张的宣传,引起无知识人盲从信仰,这完全是用外力侵入个人的精神界,可算是侵犯人权。”[3]

   材料二:蔡元培说:“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4]

   通过第一段材料的两段话让学生感悟蔡元培主张的思想自由的方针,反对抱残守缺与精神专制,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让在精神自由的王国里,没有独尊的学说,他在北大实行的治校实践,促进了学术的发展与繁荣。北大也因此成为新思想的活动基地。通过材料二让学生理解这时蔡元培主张教育要独立于政党政府之外,并建立了教授会,确立了教授治校的原则。这就能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北大的知识分子直接就敢指着北洋政府骂。

   让学生通过材料去感悟历史,有利于学生从深度与广度上去理解历史,也培养了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再进一步点拨学生去分析这时期中国的政治,将其联系起来去考察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二、历史与现实对话,理性考察过去

   “历史教学要交给学生的是一套理性考察过去的方法,一种看待世界与人的方式。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可以增强对个人的自我认识,并对未来的发展的可能性多一份理解,这才是历史价值所在。”⑸在这课内容的讲解中,虽然是讲解100年前的事情,但是历史与现实总是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在讲解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时,给学生说明当时中国民众的思想愚昧、落后、迷信,学生会感觉这好像是很久远的时代,今天已经是科学时代了,实际上调查中国的民众生活与一些风俗习惯,我们会发现类似的现象还是会发生,我举出大家都熟悉的 “气功大师”王林,是已经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的人物。他会空盆变蛇、灵魂出窍、隔空取物......这位“气功大师”被社会的明星如赵薇,成龙等吹捧,并受很多官员的拜访,究竟是确有神功还是“大忽悠”,当焦点访谈揭露他的真面目后,让人深思。雕虫小计就能让中国那么多的人闻风而动。学生通过这个当代现实的例子陷入深思,他们明白科学不能只是每天挂在嘴边,而应是科学之理性精神、科学知识、科学之思维去看待问题,理性的考察现在与过去。    在讲解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时,一定会提到抨击旧道德的勇士―鲁迅。我举了高二学生都学过的《祝福》,我问学生们祥林嫂是怎么死的,学生们都踊跃发言,什么礼教害死的,自己坎坷的经历等。我讲解到祥林嫂最后死去并不是自己坎坷的经历,而是她被全社会所抛弃,最后绝望死去。同样是弱者的柳妈也是杀死祥林嫂的帮凶,她的“你放着吧,祥林嫂”,终于压死骆驼的是最后的一根稻草,祥林嫂自杀了。我问学生们在今天的社会中有没有柳妈,学生面面相觑,回答不上来。我就提醒他们,在中国婚嫁礼仪上一些风俗上,他们不会选没有丈夫的,再嫁的或没有儿子的女人,这说明传统的旧道德在今天的中国依然有遗毒,我们能说今天的中国国民是健全的国民吗?是充满人性的国民吗?当年的鲁迅,胡适等人抨击国民的病症目的是为让中国的国民有一个健全的灵魂,今天的学生们你们应该做什么。学生们都陷入了沉思,此时的课堂效果可谓是“无声胜有声”。

   有关历史教育的功能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我认为它可以训练学生的能力,增加学生的眼光,培养学生成为当代的公民。历史是“死”的,可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可以警醒世人,历史是“经验的灯”指引我们行动的路,积极发挥历史的借鉴功效,变“死”历史为“活”历史。

  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帮助学生深化对历史的认识

   “教无常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这一课中,我运用了讲授法、历史情境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将其结合起来运用。

   如历史情境法,在这里我导入新课时使用了这个方法,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去感悟历史。我先用音乐去营造课堂氛围。古希腊教育思想家柏拉图特别重视音乐,认为音乐教育是至高无上的。音乐教育使学生受到美得享受,在这个世界上,只有音乐是最公平的,没有阶级性,国王贵族听到也好,乞丐听到也好,都同等的感受到了音乐的美。“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好艺术作品,随处都是,使他们如做春风,如沾化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6]亚里士多德也认为音乐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理智,影响他们的情感与性格。

   所以在讲解《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时导入设计时我播放了歌曲《兰花草》,“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的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这首明朗爽快的校园歌曲很快将学生带入音乐境界。一首歌曲唱罢,当学生还沉浸其中时,我给介绍这是由胡适做的新诗,原名《希望》,后谱成这首家喻户晓,流传广泛的经典歌曲。这首新诗的来历是这么回事,是胡适的朋友冯友兰送给胡适的一盆花,胡适将其带到家中小心栽培,却迟迟不开花。

   介绍这首歌曲的来历以后,我将其移情于历史,向学生说明胡适确实将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移植中国,希望在中国开花结果,那种心情的期待何止是一日看三回啊!如今先哲已故,歌声在耳,我们感受到的是他们的用心良苦。在这里借助音乐作为手段去涤荡学生的心灵,将学生带到特有的课堂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并通过自己的解说让学生明白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中国知识分子发动的开启民智的启蒙运动,同时它也是中国人民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结果。让学生将新文化运动放到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在中外文化的联系中进行对比,深化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从而开阔学生的史学视野。

   再如:讨论法,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感知事物发展的复杂性,曲折性,多样性等。在讲到新文化运动中,我刻意想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运用自己的头脑形成自己的判断。古代教育家苏格拉底不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引导学生思考,让知识在学习者自己头脑中产生,教师就是帮助知识产生的“产婆”。我在讲解新文化运动时,意图让学生形成一种理念,就是事物的发展自身是复杂的,曲折的,又有许多的不确定的因素。我将陈独秀离职北大的事情给学生们做个介绍。

   陈独秀被迫从北大离职,这是一段曲折的事情,陈独秀是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又是《新青年》杂志的主编,受到了蔡元培等新思想追随者的敬仰,但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诋毁。如翻译家林纾将矛头指向新思想的代表人物胡适,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特别是陈独秀更成了众矢之的,本来他就得罪了很多人,桐城派的有些人都状告到总统那里,说《新青年》言论过激,诋毁孔孟,毁坏伦常。甚至借着陈独秀的私人作风问题大做文章,说不配做表率之类的,给蔡元培施加压力,最后陈独秀被迫离职北京大学。

   问题设置:“同学们从陈独秀离职北大感悟到了什么?

   学生们都各抒己见,发表言论,主要有以下的观点.

   观点一:陈独秀的离职原因很复杂,在这里有他个人的原因,如私德方面的不能容人等,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由于当时新旧势力激烈对峙的结果。

   观点二:蔡元培本来很器重蔡元培,他的思想方针是兼容并包,办学宗旨是教育独立,从他的本心来说是不愿意看到北大内部出现这样的问题,可最终还是屈服于压力,可见,很多情况下个人理想与社会实践是有差距的,理想屈服于现实。

   观点三:陈独秀被迫离职北大,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巨匠,同时又是《新青年》的主编,他的离去必然使新思想的传播受到影响。所以中国这场开启民智的思想启蒙运动任重而道远。

   观点四:陈独秀原信仰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后又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这前

  后思想的转变与离职北大应该是有关系的吧。所以一个人的人生跌落到低谷并不可怕,只要再站起来,崭新的自我又会出现。

   “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学生们在讨论中形成了自己的判断,逐渐的形成思考问题的习惯与能力,让知识产生于学生们自己的头脑,这才是正确的为师之道。教育具有广阔的的天地,你给学生一片施展的空间,学生会还你一个惊喜。为了进一步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做一个精神的高贵者。我引用了两句名言:第一句是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第二句是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总之,这节课我立足于学生,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钻研与解剖,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其目的与动机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打开学生的思维,尽可能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养成学生去理性地,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与人物,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停留在窄、死、浅情况,从而达到开阔学生史学视野的目的。但是,教学又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在这节课我也是觉得学生讨论的时间相对不足,有些地方设计的不精巧,不恰当,有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服务项目

论文费用

论文发表

服务声明

服务声明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咨询QQ:574461795

周一至周日9:00 - 23:00

 

COPYRIGHT©2006-2022 志远论文网 http://www.zydxlw.com

本站所有的免费论文都是来自网络,并不是我们写作的论文,只供游客观看,并不用于出售。

论文查重 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 论文网 硕士论文 论文写作 本科毕业论文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毕业指导 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