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论文
医学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论文 >> 医学论文

个体化行为干预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康复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原發性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疾病进展快,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病死率[1,2]。原发性肝癌的起病隐匿,发现时多为晚期,多数患者已错失手术机会[3,4]。对无法手术的肝癌患者临床上多采用介入栓塞治疗,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但介入栓塞治疗术后容易出现发热、疼痛、下肢血管栓塞等手术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康复[5-7]。因此,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进行康复干预是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实施个体化行为干预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本研究分析了个体化行为干预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康复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为2015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住院行介入栓塞术治疗患者。采用抛银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分布、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等方面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纳入标准[8]:(1)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2015版)中的诊断标准,且通过组织活检、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2)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级或B级,无介入栓塞治疗的禁忌证。

  排除标准[9]:(1)患有严重的循环、呼吸或消化等系统疾病无法耐受手术者;(2)患有肝硬化、肝脓肿等其他肝脏疾病者;(3)伴远处多发转移患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予以行肝癌介入栓塞治疗术,具体方法:术中常规消毒铺巾,股动脉穿刺点局部麻醉后进行穿刺,成功后予以动脉造影,将导管远端沿股动脉向上置入肝癌肿瘤供血动脉中,注射栓塞剂以栓塞血管。

  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常规治疗与健康教育,包括:術前常规备皮、指导患者穿戴梯度压力弹力袜,介入术后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并发症,指导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应达到3000 mL,并指导患者进行下肢功能锻炼,出院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教,并定期对患者进行回访。

  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个体化行为干预,内容包括:(1)制定个体化行为干预方案,如对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采用图片结合宣教的模式,对于年轻喜爱使用电脑的患者采用网络视频模式等。干预内容包括:肝癌及介入治疗相关的知识,术前、术后及康复阶段应做的准备和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和应对措施。术后对每位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活动指导,并向患者宣教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症状和可能导致的后果及预防的措施和重要性。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包括下肢按摩、保持30°~60°的被动抬腿及早期下床康复训练等。(2)个体化心理干预:干预内容主要为缓解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帮助患者及家属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倾听患者的诉求和感受,理解患者的痛苦,加强医护交流,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3)生活方式干预:对患者进行饮食及生活方式指导,禁烟酒,予以低脂低盐高蛋白饮食,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观察指标

  1.3.1 康复评分标准[10]  采用肝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标准(QOL-LC)评估其康复情况,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情绪角色和社会功能共4个维度,每个维度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3.2 并发症情况  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出血、感染、下肢血管栓塞和胃肠道反应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理状态、心理状态、情绪角色和社会功能四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生理状态、心理状态、情绪角色和社会功能四个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穿刺部位出血予以压迫止血,感染予以敏感抗生素治疗,下肢血管栓塞予以抗凝药物治疗,胃肠道反应予以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等治疗后均能缓解,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见表3。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好发于中老年男性,我国有大量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人群,因此肝癌的发病率较高。肝癌患者发病早期的症状较为隐匿,临床上常无明显症状,一旦发现病情一般已经进入中晚期,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全身等临床症状,许多患者肝区疼痛,身体消瘦,某些患者还存在腹水、黄疸、便血、呕血等临床症状[11]。中晚期肝癌由于进展迅速,患者机体消耗较大,大部分患者无法进行手术治疗[12]。介入治疗是原发性肝癌患者非手术治疗的常用方式,其通过介入方式将化疗药直接注射至肝癌供血动脉中,从而阻断动脉供血使肿瘤组织出现缺血坏死达到治疗目的[13]。有研究显示肝癌介入治疗能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使瘤体缩小甚至消失,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其生存质量[14]。但由于接受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机体一般情况较差,部分患者甚至已经出现的恶液质,因此,术后康复缓慢,易出现并发症危及生命[15-17]。因此,介入治疗前后的康复干预对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以往临床上常采用常规的康复措施,虽然对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由于其缺乏个体化有针对性的干预,特别对患者生活方式及心理的干预较少,因此,临床效果往往较差;同时多数肝癌患者存在严重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其术后康复效果,同时也无法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个体化行为干预是一种新型的康复干预模式,其核心内容是为患者制定行为目标时注重以患者为中心,制定的计划是患者自己认为可行的,是一种可持续的、动态的干预措施,干预的内容主要以健康行为方式、心理干预为主。以往个体化行为干预较多地应用于糖尿病、脑梗死后遗症、尿失禁等慢性疾病中[18-20]。近来有研究发现肝癌介入治疗后患者康复缓慢、并发症多不仅仅与患者机体功能较差有关,也与患者长期的不良行为方式有关,不良的行为方式会使患者出现抵制治疗,同时严重的疾病会使患者及家属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放弃治疗等自暴自弃的行为,更加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和治疗的延续[21-22]。因此,临床上提出应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干预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缓解患者及家属的负面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本研究将个体化行为干预模式应用于肝癌介入治疗术后,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生理状态、心理状态、情绪角色和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四个维度评分改善均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个体化行为干预肝癌介入术后患者能够有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这是由于个体化行为干预在介入治疗前通过个体化的模式对患者进行疾病和治疗后并发症的宣教,使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即对疾病和介入治疗后并发症有了充分的了解,对疗效和并发症的出现有一定的心理预期,因此,能让患者更坦然地接受疾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出现,不会出现由病情变化而导致焦虑、恐慌情绪的发生,同时也能避免患者出现中断治疗等情况造成严重的后果。患者负面情绪减轻在提高患者依从性的同时也能减少由情绪变化带来的并发症的进展,而较少的并发症发生也能使患者情绪得到更大的改善,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个体化的心理干预能够根据每位患者及家庭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更易得到患者的接受,使患者与家属能更好地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而個体化行为干预能使患者建立良好的、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改掉不利于疾病恢复的不良生活习惯,从而使患者机体维持良好的状态,嘱患者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情况,因此,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术后并发症出现更少,患者自理能力更强,生活质量提高更明显。同时个体化行为干预能充分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使患者及家属对治疗充满信心,因此,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全面配合医生进行介入后的康复治疗,患者术后康复更快,生活质量提高更为明显。

  总之,个体化行为干预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有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本研究的病例数偏少且观察时间偏短,必要时应增加纳入的病例数及延长观察时间,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服务项目

论文费用

论文发表

服务声明

服务声明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咨询QQ:574461795

周一至周日9:00 - 23:00

 

COPYRIGHT©2006-2022 志远论文网 http://www.zydxlw.com

本站所有的免费论文都是来自网络,并不是我们写作的论文,只供游客观看,并不用于出售。

论文查重 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 论文网 硕士论文 论文写作 本科毕业论文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毕业指导 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