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金融
银行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证券金融 >> 银行管理

基于现代激励理论的物流银行激励机制研究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3-0132-02

  1 概 述

  物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金融行业呈现出不断融合的趋势,在物流与资金流的相互作用下,物流银行应运而生。所谓物流银行,即指商业银行以物流产品质押作为授信条件,借助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面向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和物流服务等综合服务的一种业务。

  物流银行为银行与中小企业间搭建桥梁,不仅有利于银行降低风险成本,还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机会。但物流企业与银行间存在利益博弈,不乏物流企业背叛银行,与中小企业联盟,进而损害银行利益等问题存在。因此,研究物流银行的激励机制问题,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促进物流企业与银行长久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文献回顾

  随着物流业与银行业的融合联动发展,物流银行激励监督等问题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

  例如,徐鹏,王勇和杨金(2008)[1]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从激励和监督两角度研究融通仓模式下银行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关系,并提出最优激励系数、最优努力水平等的确定方法;

  于萍和徐渝(2010)[2]基于三方契约背景,从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角度分别建立激励模型,提出两种情况下的最优激励合同;

  王燕和蒋露(2012)[3]引入银行、物流企业和融资企业三个博弈主体,分析银行选择监管决策的条件;

  韦燕,孙朝苑和帅斌(2012)[4]应用委托代理理论,构建激励模型和设计激励契约,研究存货质押贷款业务过程中,银行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激励问题;

  周雪敏,徐鹏和邓哲锋(2015)[5]考虑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构建模型研究不同监管力度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影响。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物流银行的激励监督研究大多集中于确定银行的最优激励系数,物流企业的努力水平等。

  基于此,本文试图基于现代激励理论,遵循博弈的指导思想,构建物流银行的激励机制模型,为促进物流银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 现代激励理论与博弈

  激励理论最早起源于二十世纪初,以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为代表。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激励理论也不断丰富,诞生了新行为主义强化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激励理论等。

  而在二十世纪70年代以后,伴随经济学、博弈论的兴起,激励理论有了突破性进展,发展为现代激励理论。现代激励理论分为显性激励理论和隐性激励理论两大类,信息不对称是其研究的一个重要背景,主要包括激励合约设计、信誉和文化激励等内容。

  现代激励理论的发展与博弈论有一定关联,现代激励理论更侧重内在激励因素研究,企业激励不再简单是委托方控制代理方行为的一种手段,而应该是双方达成共同利益联盟的一种合作方式。因此,现代激励理论更强调合作联盟。

  4 物流银行激励机制模型

  4.1 物流银行激励机理

  现代激励理论将人类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大类,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从显性和隐性两个激励层次,分析物流银行的激励机理。

  4.1.1 显性激励层次

  物流银行的显性激励层次主要借助于物质手段进行激励,旨在满足物流企业的基本需求,巩固物流企业和银行的合作关系,主要包括报酬激励、增值利益激励、成本补偿激励和资金风险控制激励等内容,以激励合约的形式约束。

  其中,报酬激励是指银行为物流企业监督中小企业的行为支付的劳动报酬;增值利益激励是当物流企业与银行合作,银行不会独自吞享合作收益,反而愿意分配一定比例的增值收益激励物流企业的行为,以维持后续合作;成本补偿激励是当物流企业监管中小企业成本过大时,影响甚至损害物流企业自身利益时,银行会给予适当的补偿;资金风险控制激励是在物流企业面临资金问题时发挥作用的激励手段,银行鉴于和物流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当物流企业内部出现资金流断裂等严重问题时,银行可适当给予物流企业融资优先条件,以降低物流企业资金风险。

  4.1.2 隐性激励层次

  物流银行的隐性激励层次借助虚拟的潜在的激励手段,旨在提升物流企业和银行的长久合作关系,主要包括信誉激励、责任激励和目标激励等内容。

  其中,信誉激励是指银行会定期对物流企业进行信用综合评价,如果在合作过程中,物流企业自始至终都遵守合作条约,没有勾结中小企业,银行将提高对物流企业的信用评价,而较高的信誉等级又为物流企业自身的融资减少了门槛和阻碍;责任激励即银行明确物流银行中物流企业应承担的责任,为促进物流银行系统正常、健康运行,物流企业必须积极履行监督中小企业的职责;目标激励是银行给予物流企业制定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只要物流企业有效完成银行的期望目标,银行便会给予适当奖励。

  4.2 物流银行激励机制

  融合物流银行激励机理,顺应现代激励理论联盟合作的趋势,在合作博弈思路的指导下构建物流银行的激励机制循环系统。

  银行和物流企业作为物流银行激励系统的两个主要参与者,银行是激励主体,物流企业是被激励对象。银行为防止物流企业与中小企业合谋骗取其贷款,损害银行利益,银行必须对物流企业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主要分为物质激励和信誉激励,只要物流企业积极配合银行,充分发挥对中小企业的监督作用,银行分配一定比例的增值利益奖励物流企业的合作行为,同时会视物流企业的诚信行为给予信誉奖励,提升物流企业信用评级,更利于物流企业日后的融资活动;物流企业一旦满意银行的激励措施,便会激发其合作的积极性,认真履行自己的监督职责,并适时向银行反映中小企业质押物资的情况;通过银行与物流的激励合作,双方的利益必然增加,一方面银行的信贷风险大大降低,另一方面,物流企业的信誉提升;鉴于双方理性人的特征,均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银行看到激励措施取得成效将有意愿继续激励,而物流企业从自身利益角度考虑也会选择继续合作,如此循环,形成物流银行良性激励机制,也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5 对策建议

  结合现代激励理论和合作博弈基本思想,从物流银行中的银行一方考虑,提出激励对策建议,以期推动物流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

  5.1 丰富显性激励手段

  从显性激励角度来讲,为巩固基础层面的物流银行内部合作关系,刺激物流企业合作行为,银行必须丰富物质激励手段,适当创新物质激励机制,实现多样化的激励渠道,除支付合理的报酬以肯定物流企业的行为以外,可在物流企业资金管理方面提供帮助等,且银行需注意考虑物质激励的额度不能小于物流企业的监管成本,否则,物流企业出于企业利益考虑,缺乏合作意愿和动机,势必放弃合作。

  5.2 提升隐性激励层次

  从隐性激励角度来讲, 为进一步提升物流银行内部合作关系,充分调动物流企业的合作积极性,银行必须对隐性激励引起足够重视,在信誉激励等方面下足功夫。拓宽隐性激励渠道,在更高层次水平上激励物流企业合作行为。

  5.3 确定合理激励强度

  银行要想通过与物流企业合作,通过物流企业监督中小企业的质押物等情况,来降低银行自身的金融风险,必须给予物流企业一定的激励,充分调动物流企业的积极性。

  但银行的激励强度必须合理,激励强度不够,物流企业极有可能与中小企业合谋,共同骗取银行信贷,给银行造成损失;但激励过度,物流企业可能拿钱不干事。所以银行必须与物流企业达成一个最佳激励强度。

  5.4 延长激励持续性

  银行激励持续性的影响除了物质激励,更多侧重的是信誉激励。对于积极合作的物流企业,银行会将物流企业信誉评级与其日后自身的融资活动直接挂钩,延长激励持续性,从融资角度某种程度上制约物流企业的不诚信行为。

  但同时银行也必须加强信誉监督,及时监控物流企业的信用情况,防止物流企业勾结中小企业,损害自身利益。

  5.5 完善惩戒机制

  物流银行必须完善和规范内部惩戒机制,银行结合激励和监督两种手段,一旦发现物流企业与中小企业合谋骗取信贷时,银行会给予物流企业高额罚款或降低物流企业信誉等级、限制其日后的融资额度,甚至列入融资黑名单等。

  通过加大惩戒力度,达到降低物流企业叛变可能性的目的,从而降低银行金融风险。

上一篇:电视剧制作企业银行贷款困境及其突破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服务项目

论文费用

论文发表

服务声明

服务声明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咨询QQ:574461795

周一至周日9:00 - 23:00

 

COPYRIGHT©2006-2022 志远论文网 http://www.zydxlw.com

本站所有的免费论文都是来自网络,并不是我们写作的论文,只供游客观看,并不用于出售。

论文查重 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 论文网 硕士论文 论文写作 本科毕业论文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毕业指导 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