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佛教丧葬仪式音乐初探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号:1007-0125(2017)14-0065-01
一、“观灯”仪式流程
笔者于2017年4月26日(农历四月初一)赴山西长子县东峪村对李家举办的丧葬仪式进行了录制采访,亲身经历了一场有关丧礼佛教音乐的仪式过程。本文拟对当晚的“观灯”仪式的流程以及用乐情况作一个叙述,试图探讨仪式音乐的作用、空间环境、仪式与仪式音乐之间的关系。
(一)仪式前的准备。既然是“观灯”仪式,首先要准备的就是灯。据乐班法师罗师傅所言,需九九八十一盏灯。这81盏灯分三组,每组27盏,每盏灯实则是由棉絮用手搓成的细条,均匀摆放在鏊(煎饼锅的一种)的周围,再将一个瓷碗倒扣在上面,将黄油沿碗壁倒入鏊中,使棉絮搓成的细条能够在点燃时,吸收黄油作为燃烧的原料。最后将三组灯摆放于灵堂门前。
紧挨三组灯前面的是一张四角方桌,乐班的另外一位师傅在方桌上撒了一些黄小米,通过对小米细致摆放,小米在方桌上形成了一幅图案,据这位师傅说,这是一个“寿”字。
接着是搭台,也就是为僧人们搭建法台。法台正对灵堂,中间是一张方桌,上面摆放了佛法五宝,即香、花、灯、水、果,分别用五个盘子来盛放。此外还有《华严宝灯》经书一本、法器摇铃一只、小佛像一尊,僧众皆穿着法袍,共8人,所持乐器为笙两把、尖管两支、铙一面、钹一面、郭(音译,实则应为镲)一面,司乐共7人,另一人主持法事并诵经。
(二)仪式流程。4月26日晚六时半,仪式开始。8人分两边立于灵堂前,主礼罗师傅上前手持三炷香面朝灵堂,颂道:“流年一炷香,观灯打道场。”意味着观灯仪式正式开始。颂罢,乐僧们演奏乐曲《柳要经》。主礼罗师傅转身,将三炷香安插于法台前的香炉里,之后后退三步,每步均鞠身拜一次,拜罢,立身念诵经文。乐止,集体诵经。之后是一段长达10分钟的唱诵,每位僧人均唱诵经调,同时器乐声不息。期间,主礼罗师傅则是进行“告白”“启事”“开坛仪”等仪式。开坛毕后登坛进行下一阶段的“观灯”仪。
“观灯”仪式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丧礼主家跪于灵堂前,将81盏灯逐一点燃。法坛上共5人,主礼罗师傅于法台前中央落座,面正对灵堂,左右两边分别是两位持尖管的人和两位持笙的人,法坛下落座持铙、钹、郭及小鼓的三个人。主礼罗师傅翻读《华严宝灯》经卷首页意味着观灯仪式的正式开始。之后是较为长时间的诵经,期间乐僧们演奏了《延寿曲》《六句赞》《解结曲》等乐曲。
在仪式进行至50分钟左右时,加入了诵读祭奠亡者祭文(祭文主要记述了亡者的一生)的环节,即第二个环节。此时罗师傅拿出之前准备好的祭文,在只有镲和鼓有节奏的敲击声中,念诵祭文。在整个念诵过程中,均反复运用 3 5 5 6这样的旋律念诵祭文。诵罢接着唱诵经文。
第三个是施食环节。施食环节是“观灯”仪式的尾声部分,即在乐器伴奏声中,将法台之上准备好的饼干撒到灵堂前的地面上。据典籍所载,施食就是将饮食布施给他人的意思。佛教的施食仪式主要是布施给一些恶鬼、冤鬼、怨鬼等鬼魂。观灯环节的施食仪式来源于瑜伽焰口,即通过“召请”邀请十方恶鬼前来,通过诵经、法师各种佛教手印及布施食物来超度亡魂。此外,笔者注意到,亡者家属伏跪于灵堂前,将散落地上的食物捡起吃下。后续了解发现,人们吃施食食物这一行为有消灾解难、获得福报的寓意。
二、“观灯”仪式浅析
首先,法师罗师傅祭文念诵所用腔调及旋律明显有别于整场仪式中唱诵经文的曲调。佛教音乐中唱腔以《赞》《偈》《白》《真言》《佛号》五种形式为主,旋律时有级进或跳进等,唱词方面也较为工整多带有衬词。而唱诵祭文时节奏及旋律都十分单一,唱腔从一始终,这一问题有待进一步考证。其次,器乐方面的民间曲牌加入。法师罗师傅提到曲牌《大开门》有出现在演奏过程中,笔者实则听起来并不是十分明显,也许是与佛教音乐有一些融合的可能性存在,民间曲牌的加入是不争的事实,民间曲牌的演奏是怎样融合进来的?是否与乐僧学艺过程中接触民间音乐有关,此问题亟待进一步了解考证。
佛教仪式中的音乐是以佛教经文的唱诵为基础,辅以乐器包括法器音声,在研究时会有与民间仪式音乐的比较。民间仪式音乐与佛教仪式音乐一样,都是以信仰为基础的仪式活动,民间仪式音乐演奏者更多展现敬神、娱神心态,表达对神灵的敬仰,而乐僧则表达佛教教义,即普渡众生,超度亡魂的宗旨。它们都发挥着连接、过渡的媒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