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基于语言习得的研究成果,课堂中师生和生生的互动和交际有助于学生运用语言,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语言的习得,并最终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因此,《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交际的语言应用能力”。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理念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来自许多方面,最基本的是教育心理学,还有社会语言学、语言习得研究等等。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之一来自对语言习得的研究,利用语言习得的一些规律规律。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也是任务型教学法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和发展是社会的合作活动。这种活动是无法被教会的。知识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的,而不是有他人传递的。它强调学习者个人从自身经验背景出发,建构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重视学习过程而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
任务型教学的原则:1.真实性原则;2.形式/功能原则;3.连贯性原则;4可操作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中的“真实”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任务设计的真实性原则也不完全反对非真实语言材料出现在课堂任务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要尽量创造真实或接近于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和加工真实的语言信息,使他们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和技能在实际生活中同样能得到有效的应用。传统语言练习的最大不足之处便是语言脱离语境,脱离功能,学生可能知道不同的语言形式,但不能以这些形式得体地表达意义和功能。形式/功能原则就是在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将语言形式和功能的关系明确化,让学习者在任务履行中充分感受语言形式和功能的关系,以及语言与语境的关系,增强学习者对语言得体性的理解。连贯性原则组要表现在任务型教学是指教学通过一组或一系列的任务履行来完成或达到教学目标。在任务型教学中,一堂课的若干任务或一个任务的若干子任务应是相互关联、具有统一的教学目的或目标指向,同时在内容上相互衔接。在任务设计中,应考虑到它在课堂环境中的可操作性问题,应尽量避免那些环节过多、程序过于复杂的课堂任务。必要时,要为学生提供任务履行或操作的模式,同时任务设计者要尽可能为学生的个体活动创造条件,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互动和交流的机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任务型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形式,逐步达到教学目标规定的要求。任务型课堂的教学就是把课堂活动任务化,以任务为核心,计划教学步骤,所以“任务“设计的质量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教师要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施教,使学生能在任务型教学方式下感受成功,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和调整学习策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其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举例说明,比方说一节英语可的学习的内容是运动项目。在课堂上教师就问学生When is your favorite sport?学生就会回答。很可能一些学生不知道如何说自己喜欢的运动,教师就可以在黑板上写上他们所需要的运动名称;然后要求他们把各自最喜欢的运动名称写在本上,交换提问。这样,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就认知了这些表示运动的单词,很可能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他们能直观地感受这些单词的作用。如果教师一开课就给学生们说今天我们要学习表示运动的单词,然后就开始逐一教学这些单词,学生们就很可能没有学习的热情,甚至会觉得学习烦躁无味。
三、任务型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
综上所述,任务型教学虽然有很多的优点,比如说,完成多种多样的任务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任务型教学中有大量的小组或双人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可以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等等。但是任务型教学也存在一些不完备的地方,比如任务的选择并没有进行需求分析,任务对学生来说的难易程度怎样判定,任务的等级评定也是任意的,并且任何形式中心的活动在语言教学中都受到排斥,学生以对子或小组的形式来完成任务,教师在其间不直接指导都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结 语
任务型教学法是语言教学的有效途径,同时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使任务型教学模式能够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上发挥出最大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