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学科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

碎片化背景与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建构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大学生有限的生活时空被新媒体环境强力逼仄、切割和挪移,传统的知识习得方式被分化颠覆、旧有的知识体系被拆解重组,文学知识和业已建构的体系模块被拆分包装,大学生时髦而又无奈地接受、适应、流转、共享着。

  一.碎片化背景的学理分析

  碎片化就是完整的东西被拆解为N个零块。原指社会转型期人们各种诉求的差异化以及一个社会团体内部各要素的价值取向的分化流转,今天我们常用来表征社会各领域的固化解构从而产生的新知多元化。伴随社会科技的发展进步,碎片化日渐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常态与生存方式,充分利用各种碎片化时空,通过各种终端设备获取知识,在自由与宽松的学习氛围中进行碎片化的学习,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但是,随着人们价值形态的挪移、审美理念的切换,价值体系的嬗变,碎片化的常态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一是知识来源碎片化。因为知识内容提供者的学科专业的限制、生活阅历的制约、成长环境的约束、思维层次限定、知识诉求的规约、技能素质的范围、智力水平的限定,他们所收集、筛选、编撰、推送的知识信息在质与量、方向的侧重点、理解鉴赏的深度与精度上常产生较大的差异,可能会对知识信息的接受者产生误导。二是知识推送环境与形态的碎片化。新媒体背景下,知识信息往往以大广角、大尺度,高逼真、高频率的媒体样式,在微形式、微解说、微展示、微存在的平台上,以复制粘贴、无时差转发的特点流转推送着。数字、网络技术并置,信源、信道和信宿归一,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用爆炸裂变式、去中心无核化的传播理念与模式[1]对人们的日常进行了全覆盖。三是知识接受的碎片化。在丰富多彩的眼花缭乱中,在满足每一个学习者个性定制、阅读与使用习惯、心理慰藉与精神愉悦的同时,碎片化悄然无间歇地内耗着学习者的体力与精力、转移分散着学习者对知识信息的关注度。海量的知识信息、无限的超链接,让学习者在单词连写的信息回馈中,调整了思维方式、改变了他们的接受与认知的日常,从谋学到谋生,碎片化日渐演绎为一种常态化的学习理念、行为习惯和生存法则。

  二.文学史碎片化的学情现状

  文学史作为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体系性。在文学发展的进程中,作家作品、流派样式,斑斓多彩异彩纷呈;在阅读、分析、鉴赏的体悟中,文学精神代代相因;作品与作家的文学影响与人格魅力的文化因子世世相沿。尽管有碎片化的知识组合,但它是一个知识体系内的整合。既有前后的时序性又有因果逻辑的关联,既有普泛化的浏览更要深层的解读体味,既要宏观的把握又要细腻的厘定,呈现文学事实,弘扬文学的内核,张扬文学的魅力。然而,新阅读环境给予我们的文学接受现实不容乐观,学情现状颇感纠结。

  体系消解。碎片化背景下,大学生倾情于快餐式的学习需求,倾向于片段性、娱乐性的知识信息[2],期望阅读实效得来的短、快、用:在短时间内解决、知识获得快捷、充分满足他们个性化的知识技能需求。迎合这种需求,媒体推送的文学知识往往是有标题无内容、有惊悚无真实、有事实太陈旧、有信息太频繁。用凌乱的章法和异样的翻新拼装文学知识,肢解知识点、割裂因果关系,要求轰动效应、赢得接受者的眼球,很多是不问是非、无论真假、莫衷一是、答非所问、问非所答,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接受者雾里看花越看越花,想求知越难知越求越难。张爱玲与胡兰成、鲁迅与许广平、林徽因与梁思成等被不同的链接拆解为不同的版本,众说纷纭、眼花缭乱的离散化接受环境中,一千个信源有一千零一个所谓的真相。

  接受浅层化。频繁的时空切换、蒙太奇接受场域,让大学生成了知识信息的容器,变成了“单向度的人”,只能用快餐式的思维模式進行应对。对各种文学产品的产生、流布、价值的定位、审美视角,用快速易变的闪回与短暂留痕的识记来应对一个永恒的当下和永恒的转变。在由厚变薄的浮躁心态下,失去对文学现象的深层思考与回味的耐心。于是,肤浅得以流行,表层得以彰显。思维形态、价值取向、能力与深度被轻松、快乐所置换,趣味赏心、浮光掠影成为公众欢迎的审美法则。缺失了对文学现象的持续性关注,一次性闪存度让文学欣赏的深度趋于为零;频繁的迁移、解答只言片语,把一个论述题替换为简答题的规制、单词连写的思路;言之凿凿地课堂答问只是某个链接的出处。片段的内容、零散的时间、凌乱的记忆、分割的联系严重地干扰了文学史的学科体系。一盘散沙一沙一世界,造成了不成体系的学科认知。

  认知障碍。碎片化文学知识相对简单而更容易接受。但由于知识之间的联系被无厘头地中断,给人以“好像学到了很多,但又感觉好像什么都没学会”的似曾相识的感觉印象。短、频、快的图文并茂,重复雷同、相似与虚假、劣质片段、两可的碎片化知识信息加剧接受者大脑的超载。在认知的超负荷牵引下,在大量的无用阅读的现实下,大学生宝贵的时间被占用切割,真正有价值的知识信息被减少甚至屏蔽。关注度被冲淡、忠诚度被消解,被无限的链接所牵绊,完整的体系被有意无意、有情无情地分割结构。面对斑斓的文学知识,他们的选择难度在被动接受、没有思考的阅读环境下,极易产生认知的偏差与障碍。知识的肤浅、持续时间的短暂、关注度过低、集聚度消减只能让大学生听信于问题的拼凑,盲从于某个或某些意见领袖的观点,在效仿的螺旋思维中,无数次地叫好、转发、追随,丧失了对文学事件本真及发展的了解与预判,成为人云亦云、看而信之信儿从之从而传播之的非理性知识信息的误导者、受害者。大学生对问题的求解,习惯性地熟练于各类搜索引擎,在关键词的引领下方便快捷,沉湎于人机对话的愉悦体验,师生的情感互动所剩无几,生生的知识交流几趋于零。   三.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建构

  教学思想的确立。文学史课程建构的重点在于文学知识体系的梳理。文学发展历史的时序、文学事件背景的呈现、文学影响走势的预设、文学作品流布断代是文学史构建的必备要素。在碎片化的大背景下,需要我们对文学知识进行合理化的整合既保有这门科学的独特、完整性,也要顺应时势、与时俱进地让它焕发精神、成为大学生常说常新的素养必备。一是对文学知识碎片化的组群。从知识的挖掘、旧有知识要点的筛选、无用花边知识的剔除,建立新的知识线索点。二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入手。在遗忘与重拾、情感的渗入与迁移弥散的合理排列等方面,减少屏蔽无意义知识碎片的干扰;从精英与草根的文学史意义入手,区别对待所谓的正统与世俗。三是从文学审美的高素质、高品位着眼,从文学的精神高度,调高大学生文学接受的期待视野,了解大学生文学接受的实用与审美动机,从顺向相应的阅读现实中处理好共鸣、净化、领悟和延留的各个环节,养成良好的阅读欣赏学习习惯,处理好各个历史断代文学发展的横向与纵向联系,形成一种相对科学的文学史思想理论体系。

  教学内容的设置。文学史课程属于人文学科,强调人文精神的强力介入与人文涵养的修炼与提升。翻开中国现代文学30年的历史征程,每一位著名作家的文学之路的选择、文学作品的价值实现、文学体式的使用、文学情感的侵染、对时代人文学情怀的引领不可或缺、不无联系。像郭沫若、戴望舒和艾青的诗歌创作,影响到中国现代诗歌的创作体制;海派作家从近代的鸳鸯蝴蝶派,到20年代的消遣文学,到30年代的新感觉小说、张爱玲、苏青的小说,一直到当代被称为海派传人的王安忆的都市小说,一脉相承。面对碎片化的知识要点,我们应该植入、强化记忆与比较的能力,崇尚领悟、共鸣,探寻风格、流派、潮流之间各有特色与审美规律的共性与个性。在文学创作、接受的情感迁移中实现文学的宿命和中华文化的承传,这是一种历史的使然和文学教育的必然。

  教学手段的应用。因为教师的教学水平、文学艺术功底、文学审美的赏析视角各有不同,加之学生各有差异的接受现状,文学史的教学应该建立起以课程知识为核心的学习共同体。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学手段日趋繁盛完备,但每一种教学手段的应用都应该把学生感知、注意、记忆、思维过程中极易受到碎片化学习资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3]。文学教师应参照学科所构建的知识体系,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像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将微课的内容细化,在断代、分层、专题、通论环节上,形成系列化的内容走向。以翻转课堂的形式,促进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诉求。鼓励学生在课外关注相关文学内容的视频;激励学生借助QQ、微信和微博平台进行师生互动、多方联动,在师生情感、文学共鸣中达到文学知识的分享與共享。利用大数据,在学习过程的实录化、数据化背景下,分析应用调整教学策略与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活动与教学研究。增强学生的平台意识,围绕文学热点、焦点,解读文学现象的当代效应、作家与作品热的潜在因素,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势,突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对学习内容进行碎片化改造,构建起以“微课程+微作业+微测验+微学分”为主体的文学课程教学教育新模式[4]。

  碎片化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碎片化的学习生态无疑会对每个人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并终将成为社会化生存的一种常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创新学习的模式、提升教育普惠度和影响力,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并且责无旁贷。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服务项目

论文费用

论文发表

服务声明

服务声明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咨询QQ:574461795

周一至周日9:00 - 23:00

 

COPYRIGHT©2006-2022 志远论文网 http://www.zydxlw.com

本站所有的免费论文都是来自网络,并不是我们写作的论文,只供游客观看,并不用于出售。

论文查重 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 论文网 硕士论文 论文写作 本科毕业论文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毕业指导 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