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学科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

小组工作四大模式的本土化应用对课程教学的启示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直接工作方法之一,社会目标模式、互动模式、发展模式、治疗模式较多地应用于各领域人群的实务工作,受所在地文化、政治、政策、环境及人的因素影响,实务本土化与教育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小组工作四大模式在本土化适应性探讨

  社会目标模式偏重于宏观模式,治疗模式偏重于微观技术介入,互动模式偏重于环境中的群体互动,发展模式偏重于服务对象的潜能发展。通过实务模式的探讨,将有助于指导小组工作学习者和实务工作者的实践,在各类领域人群广泛应用。

  二、小组工作在本土情境中应用的现状对社会工作教育的四大挑战

  (一)实务工作者面临社会发展性视野不足的挑战。

  受传统文化深刻影响,中国儒家思想较为强调“家庭”“家族”“集体”概念,主张个人要配合国家、家族、集体的利益而行动,在三纲五常的伦理等级下,个人要服从家庭、家长、领导者。社会工作教育得益于政府提出“建立宏大的社会工作者队伍”的号召。社会工作实务活动开展更是得益于政府购买服务的大力推进。可以说,政府在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可以说社会工作服务充当了“政府服务补充者”的角色,受这一思潮深刻影响,社会工作小组服务多以“补救性”、“团体辅导”、“家庭辅导”等为主。社会目标模式的小组较少开展。这一现状对我国社会工作方法教育开阔实务者社会发展视野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二)机构生存影响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小组专业化明显不足的挑战。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大环境正在逐步形成,但大部分社会工作机构的生存依旧面临挑战。比如支持资金的不稳定性,项目化运作的间断性、易动性使得服务难以聚焦在扎根持续深入开展专项服务。受资金、资源影响,社会工作机构迫于生存压力,可能由资源提供者主导机构实务的方向和重点。资源短缺,行业规范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使得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在专业、社会工作小组的专业化水平在社会环境中备受挑战[1]。因此,社会工作治疗模式的小组应用普遍不足。社会工作方法教育应重视专业化问题,回应行业对专业化提出的挑战。

  (三)傳统福利思想使得小组带领者“权威”被提升,组内自助意识互助偏低。

  传统福利思想中形成的救助者受被动接受、等、靠、要的思想影响,使得服务对象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表现得不太相信凭借自己的力量可以解决问题,而寄希望于政府、他人。社会工作为福利资源的传播者,往往被赋予资源提供者的“权威”角色,使得服务对象对社工充满期待。小组参与者可能会表现出过于相信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与权威,被动接受帮助,而忽视自己的能力。若社工过分重视社会的作用,案主的潜能和发展将难以得到实现[2]。当前社会工作在专业化、职业化的推进中处于初级阶段。初入职的社会工作者往往需要以“专业权威性”提升自我专业自信,树立专业形象。因此,实务工作者应当警醒对服务对象能动性的推动。社会工作教育应当强化学习者对“助人自助”的深入认识。

  (四)集体主义对个人观的影响,使服务对象自我选择空间缺乏。

  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有关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家庭、自我与他人等关系的理念,很大程度上造就舍己利人、照顾他人的心态比尊重别个性、保持自主性的倾向明显[3]。有学者指出,在西方社会,无论是宏观的社会制度还是微观的个人行为,背后都在一定程度上预设了“个人主义”的个人观,而中国人的“个人观”则要放在广阔的人际关系网络中理解[4]。在我国社会环境、政策配套上,社会并没有为服务对象带来可以选择的不同可能。社会大环境没有给服务对象勇敢走出家庭、组建新家庭、参与工作、社会舆论的社会宽容度。即使“小组工作帮助他们达到了这一层次的意识”,会因为外界的影响而使得案主丧失自我选择的空间。因此,在社会工作教育中,帮助学习者认识“人在环境中”的深刻性,重视对服务对象“在地化”的理解。

  三、行校协同育人、小组工作的实务现状对小组工作课程教学的启示

  (一)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课程设置,应重视学生社会发展视野的建立。

  小组工作回应社会人群的需要,只有站在较大的社会发展视野中思考深层次的问题,服务对象的需求才有可能被看到。但社会工作实务大多以补救性功能为主,缺乏对预防和发展功能的实践。因此,在人才培养中课程设置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具备社会发展的视野及对社会问题深层次的理解能力。教学内容中,让社会工作学习者认识到,在社会政策的影响下,社会服务机构资源竞争激烈,社会服务的评估体系、服务手法、考核指标、工作量等越来越受制于资源提供方制约的客观现实性,并警惕面对“生存”与“发展”而逐步丧失“专业自主性”的现实挑战。

  (二)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教育,重视价值观践行。

  小组工作在内地教育定位中重视技术方法的教授,少有道德和价值的实践。小组带领者常常以“领导者”的角色服务小组成员,通过逐步淡出“主导者”的角色消除工作者的“权威”,完成小组。因此,提出社会工作是一种强价值介入的过程。服务中,社会工作小组的带领者应时刻保持“价值中立”和“自我角色”的警醒。反思服务中是否有“替案主做出抉择”?“是否影响了案主的系统”?“是否因个人偏好影响案主固有系统”,时刻警惕工作者的主观价值判断。在小组工作示范教学中,教师与工作员的双重身份会不自觉地带入服务过程。教师身份的“权威性”在小组互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对小组动力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应及时自我警醒和对学习者做出提醒。

  (三)社会工作实践教育中,重视“服务对象为本”的理念。

  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是以“服务对象为本”的实践,工作者注重组内成员互动,善于运用组内资源,抛出“问题”,促进与成员间的“联接”,增强成员间互助及助人意识。对待个人时,注意“以人为本”,鼓励案主“自我选择”、“自我决定”。保持面对服务对象的自主性和对“服务对象需求为本”的把握。社会工作小组需要在实践中践行理念、技术,即理论与实务的融合、技术和价值的践行,保持“服务对象为本”的警醒,是开展实践工作的根本。

  (四)社会工作实践教育应重视三大工作方法的融合教育和应用。

  在社会工作教育中,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作为三大工作手法被广泛传播,教育过程中作为方法课被分解为三门独立的课程,小组工作课程教学逐步以技术化和方法为导向,三大方法之间缺少联系性和综合性运用的课程教学。三大方法融合教学实践的缺乏,直接导致学生对实践现场的把握、对服务对象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综合运用能力不足。因此,社会工作教育应重视社会工作三大方法的融合性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安排。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服务项目

论文费用

论文发表

服务声明

服务声明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咨询QQ:574461795

周一至周日9:00 - 23:00

 

COPYRIGHT©2006-2022 志远论文网 http://www.zydxlw.com

本站所有的免费论文都是来自网络,并不是我们写作的论文,只供游客观看,并不用于出售。

论文查重 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 论文网 硕士论文 论文写作 本科毕业论文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毕业指导 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