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终身学习刍议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20世纪70年代,在终身教育思潮的推动下,终身学习思潮也开始孕育并逐渐发展了。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一些国家的政策文件已经开始构建终身学习这一体系。在终身学习的体系下,学习成为人的一切活动的核心,成为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要素。[1]教师作为学习的领头人,更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过去,人们常调侃,凡是会认字的人都可以担任语文教师。事实上,语文教育比任何学科都需要专业的教师,也就是说语文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想真正做到语文教师职业专业化,必须以终身学习作为语文教师专业化的个人生长点[1]。本文将结合自己的学习与教学经验,进而提出语文教师终身学习的实施路径。
1 关注专业领域新动态
教师终身学习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及时把握国家教育政策的最新发展,及时掌握新的教育理论知识,用自己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站在时代的前沿,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在语文知识领域,语文教师应关注的教育动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第一,语文教师须认真研读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并以此为教学导向,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比如2017年发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其不仅明确了现阶段高中学生必备的4个语文核心素养,还提出了18个学习任务群,这些内容都是以前的课标中没有提及的,教师应该要及时关注学习,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当中。第二,语文教师还要关注教育界著名教师的观点,把握一切机会观摩名师课堂,学习最新的语文教育教学动态。比如,近几年出现的“新基础教育”、“群文阅读”、“诗意语文”与“主题语文”等,都是语文教师值得关注与学习的。
2 树立终身备课理念
评价一个教师是否为好老师,最基本的方法是看其课上得精不精彩,而一堂课的精彩与否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教师备课是否充分,即一个教师的备课行为影响或决定了教师课堂的教学行为。然而,由于线上线下资料丰富,许多教师的备课都是直接从教师参考书上抄下来,从网上下载下来,从现成的教案中一字不落地抄下来。可见,一线语文教师的备课行为大体呈临时备课、应付备课的虚设状态,由此大大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自觉树立起终身备课的理念,面对不同的学生,所呈现的课堂应该是不同的。语文教师应该在反思中备课,不断地钻研教材与反思自己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在生活中备课,有意识地将生活学习中的积累融合起来,不断地积累自己的素养。语文教师只有时刻用心、用情地去备课,随时做好上课的准备,才能创造出有境界的课堂,才能一直在成长中完善自己、快乐地工作。
3 化读书为习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言:“读書多,则积理富,积理富,则随时应用,绰有余裕矣。”[2]作为教师,只有筑牢宽厚文化基础的阅读,才有可能在教学中深入浅出地讲授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然而,有学者曾经对上海教师的读书情况做过调研,结果发现,教师们每年平均读书量竟不到5本书,且阅读书目中多为教学参考类书籍,经典书目很少。事实上,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技能技巧是第二位的,摆在第一位的应该是扎实的学识,而扎实的学识往往是与读书时紧密相干的。笔者以为,语文教师在阅读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精读教材。我们知道,语文教材主要是由一篇篇经典的文本构建而成的,也就是说,语文课堂大部分课时都是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文本。然而,一线教师往往在学生已知的话语上纠缠不休,而未真正带领学生品读文本。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并无对文本深入地解读,只能参照教参不加以筛选地教给学生。因此,语文教师在授课前应该精心研读教材,找出“这一篇”的最独特之处,再将其传授给学生。二是坚持整本书阅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方便快捷的“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当代人们阅读的主流方式,但这种阅读方式实际上在慢慢磨灭人们的整体思维能力,会使大众知其然却不知所以然,这就容易促使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无法深入浅出地上好一堂优质课。为了弥补这种问题,整本书阅读就是最好的方法。教师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可以积淀深厚的文化知识,摸索正确的阅读方式,最终能够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4 坚持写教学反思
作为语文老师,若想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坚持写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通俗而言,就是把自我和自己的整个教学活动作为评价对象,不断地对自我和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检查和调节。语文教师们可以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教育心得来写教学反思,写教学反思是一个老师成长的有效路径。每一次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总会有成功与不足之处,老师们应该及时地将头脑中的想法整理下来,并且不断地学习,用它来纠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时刻记录自己的心得、反思自己的过失,在循环往复中推动自己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