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对北京雾霾报道的负面基调引发的反思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内容摘要】 中国大陆2013年初开始的雾霾波及全国十余个省市、自治区,8亿人无可逃遁地成为潜在的受害者。以北京媒体为代表的全国媒体都对此进行了大规模的报道。本文基于此次雾霾报道的传播效果,从外媒对北京雾霾报道的负面基调入手,认为此次雾霾报道存在一定问题,并就此提出一些如何做好雾霾报道的建议:媒体要科学报道雾霾成因,提供详实背景资料;消除紧张气氛。巧妙引导舆论;应更强调公众个体参与在雾霾防治中的作用。
【关键词】 雾霾;雾霾报道;气候报道。
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都不是信息孤岛。2013年初,中国大陆开始出现大范围的雾霆天气,波及全国十余个省市、自治区,国内媒体对此极为重视,投人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报道,为受众提供了较为及时、透明、全面、丰富的信息。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一些气象、环境的科学知识,而且着重对公众提供各种服务信息,国内媒体也因此而获得了公众认可。但当我们看到外媒在报道北京雾霆时的讥讽态度、偏激言辞和“妖魔化”倾向时,听到被无端贬低的北京环境时,我们认为,有必要基于此次雾霆报道的传播效果,反思此次雾霆报道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一些未来做好雾履报道的建议。
一、外媒对北京雾刃报道的负面基调及原因。
(一)外媒对北京雾在报道的负面基调。
外媒对北京此次雾霆天气的报道,基调几乎全是“负面”的,甚至出现一些“妖魔化”的倾向。对北京的空气质量,外媒频繁使用“空气质量排行榜榜尾”“脏”“全球最脏”“毒气室”“恶劣”“感觉到窒息”等较为偏激或极端的词句。
如美国《纽约时报》2013年1月13日的报道将北京形容为“机场里的吸烟区”。英国《经济学人》杂志1月14日报道说,“ EPA(美国环境保护局)规定,空气质量指数( AQI )高于100就是‘不健康’,超过400就会被评为‘危险’,而12日晚上北京的AQI达到了755,这个数字简直让人难以置信”,该杂志将这一天形容为“北京最黑暗的一天”,指出中国治理环境污染已刻不容缓。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则把这一天称为“北京空气疯狂的一天”,“200()万人在中国首都感觉到窒息”。德国(时代》周刊报道说,“北京人已经习惯了恶劣的空气,但没人记得以前曾经出现过这么严重的雾霆天气,一些人甚至担心‘呼吸致死’。”俄罗斯《消息报》12日说,“北京越来越接近全球大城市空气质量排行榜的榜尾”。德国《明镜》周刊13日的报道更直指北京是“全球最脏的城市之一”,“这里的污染是西欧人难以想象的,北京的空气质量甚至比不上德黑兰和开罗……这里的空气闻起来就像舞火。”加拿大《数码报》12日刊登了2010年美国NASA公布的全球PM2. 5指数监测图,文章说,人们会发现这种细微颗粒出现在西伯利亚、安第斯山脉、澳大利亚内陆,在全球不断增加,而北京的颜色被标注为深红色,说明这些颗粒将北京变成了“毒气室”。①。
在谈及北京时,一些外媒的主持人或记者也有违客观公正的专业主义原则。如美国电视节目《每日秀》( TheDaily Show)②在1月24日的主题就是“北京的空气污染”。节目中,主持人没有表现出丝毫善意,节目中充斥着下述一些偏激言辞和无端猜疑:“在北京,置身户外会导致眼睛搔痒、喉咙灼痛”“有专家告诉我,这就像是一秒钟变烟民的感觉”“十亿人民一秒钟变烟民,他们能攒多少万宝路积分啊?”“我们不用再害怕中国,把中国当成一个哮喘的烟民就好了,哮喘的烟民是很难做邪恶的大反派的”“据报道中国东部某工厂失火后三小时无人发现,因为跟雾握混在一起无法发现”。
除了美国,第三世界国家对北京的空气污染也有报道。
汕头大学新闻学副教授白净当时正在印度带学生实习,她2月1日在新浪微博上发了这样一条信息:“新德里的空气污染和北京差不多,想查印度媒体对当地空气污染的报道,却发现有关报道都是针对中国的。”。
作为同样空气污染严重的国家,印度媒体的眼睛却盯着中国、盯着北京,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关于雾履,我们的媒体是否应当如此报道?
(二)外媒报道负面基调的原因探究:国内媒体报道过度给外媒“授之以柄”。
全国媒体对于此次雾履报道极为重视,投人了大量人力、物力,此次报道可以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以北京市属媒体为例,在1月初对第一轮雾霆天气的报道中,截至1月14日,北京广播电台各专业广播共播发有关雾霆天气的录音、连线、文字消息86篇,天气预报和生活提示110次;截至1月19日,北京电视台《都市晚高峰》《北京新闻》《直播北京》《红绿灯》《晚间新闻报道》《北京您早》等各档新闻栏目共播出近200条报道,总时长达240余分钟;而报道的形式也非常丰富,包括简报、连线、记者现场采访等等,尤其是记者采访的现场感受,给人印象极为深刻。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对雾霆天气的报道也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这些大规模的对雾霆天气的报道当然引发了外媒的注意。某种程度上,外媒在选择国际新闻报道的内容时,“坏事情才是好新闻”无疑成为一个标准。虽然这在新闻专业领域不是一个新闻,但是我们不得不引起注意的是:是否正是因为国内媒体的集中、大规模报道,给外媒提供了攻击中国的“炮弹”?近期雾霆天气的严重程度是否真的与报道规模匹配?报道过多过细,是否符合媒体正面的舆论引导的责任?
孟子《孟子·离娄上》中说:“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然后人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用在本文中,就是说:如果我们自己的媒体在报道中,不把握整体的报道基调、缺乏对报道效果的考虑,而仅以“公众知情”为理由,大报特报甚至片面夸大雾霆的负面影响,那么,别的国家的媒体当然更有理由往更严重的程度上推进。在全球化语境下,我们以刻薄的态度对待自己,也很难防止别人以同样的态度对待我们。世界是复杂的,媒体应尽量不给他人提供攻击自己的炮弹。正是在国内、国际对北京雾霆报道铺天盖地之际,笔者的朋友接到了美国亲友的电话问及“你们那里是活不下去了么?”是的,正是我们的报道,让不在这座城市的亲人为我们担心和优虑。
那么,本次雾霆天气的严重程度究竟如何?报道中有哪些问题呢?
二、此次雾扭报道引发的三点反思及建议。
雾霆天气本身就是一个偏负面的事实,但是新闻专业主义看重的不仅包括对负面事实的通报,更要有相对全面和平衡的解读,同时还要顾及传播效果。因为在特定的时期、特殊的报道领域,新闻专业主义体现在“报不如不报”“延迟报道优于及时报道”“报道少比报道多好”“换个角度深度解读更好”……其体现形式不一,但判断标准仅有一个:历史地来看,某种报道策略能否带来相对好的传播效果。我们知道,即便在“新闻自由”的西方国家,新闻专业主义原则、保障公众知情权都并非是指“有闻必录”,而从媒体立场、服务对象角度出发的“选择性报道”才是业界常态。这在本质上与我国新闻报道“正面报道为主”
“正确舆论导向”“平衡报道”的原则较为接近。要做到平衡报道、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就要提前预估“报道效果”,尽量防范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或预先将“效果评估”纳人报道策略中加以考虑。从这次雾霆报道看,以下三个方面恐怕值得国内媒体反思,需要在今后的相关报道中加强的。
(一)科学报道雾在成因,提供详实背景资料。
我们认为,媒体对雾霆天气的报道,不能仅局限于报道雾霆天气的实际状况,还应该科学报道雾履天气的成因,向公众提供详实的背景资料,帮助公众对雾霆天气形成正确的认识,而不是一味地紧张和恐慌。
第一,公众关注雾霆报道,首先是希望了解造成此次雾霆天气的原因和污染的成因。国内媒体在这方面做得较为到位。如1月30日北京广播电台《北京新闻》中,北京市环保局局长陈天总工程师通过检测数据,总结出此次污染的四个特点、三个原因。在谈到原因时,他特别指出:
极端不利的气象条件是造成本次重污染天气的直接诱因;但污染物排放量大,却是根本原因。这一信息对于了解此次雾霆情况非常必要,有助于帮助公众认识到,雾霆问题看似是个气象问题,实则为环境间题,减少机动车污染是最可控、最易参与减排的事项之一。
第二,雾霆天气势必牵涉出“社会发展”与“环境污染”矛盾关系的话题。应该将社会发展指标,如:机动车数量、GDP产值、人口数量、住房面积增长等作为讨论背景,而不是孤立地谈大气污染问题。应当说,环境污染是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孤立地谈大气污染是不全面的,也不符合新闻真实的要求。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1月30日《锐观察》栏目《直面雾霆》(第三期)中,市环保局副局长方力作为权威专家,谈到了污染与发展间的关系。他说:“北京雾霆天气的大规模出现,不是一个部门的事,也不是一个城市的事,中国东北、华北都有这样的问题。这其中有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他用1998年和2012年 两个年份北京地区的GDP、常住人口和机动车数量做比较 (如下图),提出“若从发展角度,百人拥有车辆是一个高 速发展的正面数据,但是从环保角度则恰恰相反。因此,发展和环境两者之间本身就存在矛盾,也就是说,目前的大气污染,正是社会发展带来的必然产物。”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在接受《中国建设报》采访时也说:“2011年,我国GDP占全球的10. 48%,却消耗了世界60%的水泥、49%的钢铁和20. 3%的能源”;“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大气污染问题,在我国近20年内集中出现”。③第三,媒体有必要提醒公众注意,新标准有可能夸大了雾霆天气的不良影响。我们认为,“同样的空气质量,面对不同的标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是本次雾霆报道中应该强调的一个重要事实,应该向受众交待清楚。应当说,新标准更符合科学和公众的感受,但也正因为如此2012年年底的这次“霆”才引发了国内媒体甚至世界媒体的强烈关注。公众除了已经知道北京地区PM2. 5大于700,至少二倍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危险”标准外,是否还应当了解:在PM2. 5标准未作为评价指标之前,北京地区PM2. 5的历年值大约是多少?北京实行清洁计划14年来,臭氧、一氧化氮指标各年均是多少?可能有了这些数据,北京市民才能够做出是否应对这次“履”产生恐慌的决定?因为我们必须、也应当自己跟自己比,而不是使用一个新的标准或是别的国家的标准,来让自己紧张。如果实施清洁计划的14年中,所有数据都在恶化,公众再来恐慌也不迟。
如北京电台1月29日《北京新闻》广播节目采访了北京市环保局大气处处长于建华,于处长谈到:“北京连续14年治理空气污染,污染物的浓度事实上持续下降,降幅很明显。截止到2012年年底,二氧化硫降了70%多、PM值降了近40%、二氧化氮降了近30%左右。”但是按新标准,北京的空气质量离达到百姓期待还有距离。专家接着说:“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3项,于是北京的空气质量从原来3项中的2项达标,变成了6项中的4项不达标。”但是,随后的报道并未在这个数据上延伸下去或对此进行深度解读,而是直接跳到了“措施”—以淘汰老旧机动车、改造燃煤等减少污染。事实上,专家介绍的情况十分重要。
2012年底,空气质量执行新标准,指标从原先的PM 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3项,增加到6项,新添的指标有PM2. 5、臭氧、一氧化氮。也就是说:北京地区的空气质量按老标准,是连续14年持续改善;但对照新标准,虽是同样的空气,却一下子下降很多。
(二)消除紧张气氛,巧妙引导典论。
从没有哪一年的雾霆天气像今年这样引起公众关注、紧张、甚至恐慌。正如《今日早报》1月14日报道《两天里淘宝天猫口罩成交6920笔》中称:“从2013年I月11日开始,关于PM2. 5的搜索指数出现直线上涨,连日来搜索量只高不低。与其相关的口罩、空气净化器在部分地区也出现热卖迹象。”我们较为全面地阅读、收听收看了相关报道,认为在“引导舆论,消除紧张气氛”方面,国内媒体还有上升空间。
媒体在报道雾霆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时,应当非常严谨地报道客观事实和经科学验证的结论,切忌夸大雾霆对健康的危害,以免造成公众的恐慌情绪,哪怕发表言论者是“专家”,也要审慎判断其言论是否有科学依据,不能人云亦云以免造成以讹传讹。在我们看来,今年公众对雾霆的紧张和恐慌,除了雾履天气本身较为严重外,恐怕也与媒体广泛报道知名专家钟南山的“雾履污染会导致肺癌”
的“预言”不无关系。今年雾霆天气出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媒体和网络上均流传着“广州人的肺都是黑的,更何况北京”的段子。它来源于钟南山院士对雾霆的“预言”—“雾霆污染会导致肺癌”。这些话语的广泛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令普通民众信以为真。因为钟南山的身份特殊,他是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他说:“假如雾霆混杂着有毒气体的话,就会产生直接危害,就像伦敦1952年、洛杉矶1970年的有毒烟雾,四五天死了几千人,因为雾霆中含有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这些直接有害的东西……现在我最担心的还是雾霆对肿瘤尤其是肺癌的影响”④。
但是,他说的只是“假如”,对雾霆与健康的关系他并没有真凭实据,对大气颗粒物与肺癌之间的关系目前也没有确证。媒体如此“有闻必录”地报道其未经科学证实的一家之言,恐怕不能不说是一种误导,尽管这种误导可能是无意造成的。对雾霆的实际危害清描淡写会误导社会掉以轻心,而夸大其词则会引发不必要的恐慌,所以,媒体必须坚持报道客观事实和科学验证的结论的正确的报道原则,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三)应更强调公众个体参与在雾在防治中的作用。
近期,网上流传着给PM2. 5取中文名字的段子:“有人认为严肃点就叫‘公雾源’,高端点就叫‘京尘’,霸气点就叫‘尘吉思汗’,乐观点就叫‘尘世美’,娱乐点就叫‘尘惯吸’。但看到这五个字,我才明白中文的强大:‘喂人民服雾”,。段子很调侃,可是调侃背后,却反映了创作者和转发者的一种心态:雾霆的成因与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等污染排放有关、与气候环境有关,但是却缺乏从自己角度的考虑:自己是不是造成雾履天气的一个成因?其实,正像不认同这个段子的一个网友所说,雾霆是“为自己服雾”,如果自己是千千万万个开车中的一员,你应当知道自己没有任何理由抱怨。
而媒体对公众个体对于雾履的影响也有些认识不清。
如《北京日报》1月30日的评论《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谈到:短时间内多次遭遇雾霆天侵扰,让我们格外清晰地看到治理空气污染的紧迫性;京城近来的重污染天气,直接诱因是极端不利的气象条件,区域污染传输也是重要因素,但根本原因还在于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尤其是机动车、燃煤、工业污染和扬尘等污染源排放带来重大影响。评论最后说:要认清首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正视人口资源环境的制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该评论的这一观点无可厚非,但是,评论却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在治理环境污染这场攻坚战中,任何一个北京市民都可能是污染源,也可能是对治理污染做出贡献的重要成员,媒体应起启迪民众、倡导每个公民主体意识上的道德自觉:所有人都是污染源,也是受害者。以此为最核心的报道思路,可能更容易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
三、结语。
在中国未来的新闻史上,“2013年的雾霆报道”也许会占据几行字。如何做好雾霆天气报道,对全国的媒体而言恐怕都还是一个新课题。因为它既有“气象报道”的内容,又更靠近“环境报道”或“科学报道”的交叉领域、报道需要为公众解释清楚气象条件与大气污染的关系、大气污染与呼吸道疾病的关系,要为公众找到历年相关数据,解读出更准确的信息。同时,如何在报道时不给别有用心的外媒以口实,有效消除紧张气氛,也值得我们基于这次报道的传播效果,继续进行深人反思。总之,对雾霆天气这一专业报道领域,国内媒体还需要积累更多经验,为公众提供更科学、更深人的报道。
注释:
①参见《全球紧盯中国雾履),《钱江晚报》,2013年1月15日Alt版。
②又称(乔·斯图尔特的每日脱口秀('Ihe Daily Show with Jon Stewart ) } ,③《雾履锁城》,《中国建设报》,2013年2月6日。
④(2013全国两会:钟南山的炮口对准谁?》,搜狐健康2013年3月2日,1996年7月22日开播,号称是美国最尖锐的讽刺声音。http; //health. sohu. com/20130302/n367602036. shtm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