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灾害的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摘 要:对雾霾灾害的气象成因进行讨论,说明 PM2.5 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分析雾霾天气的主要危害。并提出应控制雾霾的源头,合理规划城市;控制生活污染,发展公共交通,注意自我保护;加强环境的科普教育等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更好防御雾霾灾害。
关键词:PM2.5;雾霾;防治措施。
2012 年 11 月以来,中国中东部大部分省区陷入了严重的雾霾天气之中,空气质量严重下降,特别是 2013 年 1 月,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共发生了 5 次强霾污染。 PM2.5 成了公众广泛议论的词语,PM2.5 是气象部门用以监测空气质量的指标,指大气中直径≤2.5 μm 的颗粒物,这个直径的大小仅相当于人体头发丝粗细的 1/20,PM2.5 是雾霾中有害细颗粒中非常不容易察觉的成分。 同时,它也是大气环境中普遍存在又无恒定化学组分的聚集体,可以使一些气体污染物转化成有害的颗粒物或使某些污染物的毒性增强,并散射太阳光,致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可见,大气环境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及生存,是人们长期关心的热点问题,尤其是雾霾这一灾害天气更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雾霾天气的成因分析。
雾是一种由大量水滴(冰晶微粒)组成的乳白色悬浮物,在空气相对湿度接近或达到饱和状态以下形成的,雾滴的平均直径约为 10~20 μm,使空气的水平能见度<1.0 km[1];霾则是悬浮在空气中大量肉眼无法分辨的细微颗粒,其平均直径约为 1~2 μm,其中有机碳氢化合物、灰尘等粒子使大气变得非常混浊,霾使空气的水平能见度<10 km。 雾与霾的重要区别是水汽含量的多少,当水汽含量>90%称为雾,水汽含量<80% 则称为霾,介于 80%~90%之间的,则是雾和霾的混合物。
在大气的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如果遇到大气的相对湿度较大,风又不太大的特殊情况,大气将会出现逆温现象,即气温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逆温层是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即暖空气在冷空气之上,阻碍着大气的正常对流运动,以至于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无法及时扩散,加之各种大气污染物的存在,雾霾灾害就很容易发生。 例如[2],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介于东经 112°42′~114°14′、北纬 34°16′~34°58′之间,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4℃,年平均风速为 2.8~3.2m/s。 春季,在蒙古冷高压控制和东南季风影响下,受沙丘移动和造成土地沙化的主导风西北及东南两大风系影响,大风频繁,城市常出现沙尘暴的恶劣天气;冬季,由于郑州市实行集中供暖,工业排放的煤烟尘也增加了悬浮颗粒的含量。 同时,机动车尾气污染物也是重要的气态污染物,据统计,截至 2012 年底,郑州市机动车已超过 200万辆,汽车尾气中含有上百种化合物,数量巨大的汽车尾气排放出大量的固体悬浮微粒。 另外,随着郑州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基建工地的扬尘和水泥灰尘,饭店的油烟尘,以及众多的高楼大厦,增大了地面摩擦系数,使风流经城区时速度明显减弱。 风速的减小,也使得夜间大气层稳定,大气污染物不易向城区外围扩展稀释,易在城区内积累形成高浓度的污染。 可见,人为影响大气污染的有三大污染源———煤、石油和基建。
二、雾霾天气的主要危害。
由于自然的原因, 再加之各种人工排放的污染物增加,使城市在大雾多发季节易发生危害性更强的灰霾天气。 雾使大气的水汽含量很高,人体的汗液不易排出体外,若人们在户外长时间活动,就会造成胸闷、血压升高。 另外,雾中的大气污染物会对人们的喉咙、眼睛等器官造成伤害。 雾还会造成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对植物叶片造成污点。 雾中的硫化物、氢化物等使得电线绝缘性能下降,易发生电线短路现象。
PM2.5 对人体的伤害则更大,医学研究表明,粒径在2.5μm以下的细颗粒物,极易被人体吸入后直接进入支气管,加重人体的呼吸系统疾病,引起心力衰竭,当这些颗粒通过肺部进入血液中后,将损害血红蛋白的输氧。 老年脑血管病患者的症状会加重,甚至会促发中风;紫外线是促使人体骨骼合成维生素 D 的重要途径,细颗粒物还可以减弱紫外线辐射,这将导致婴幼儿佝偻病发病率增高。 而且,我们即使戴上口罩,也不能够有效减少 PM2.5 的吸入,这对老人和儿童的健康危害最大。 同时,雾霾也成为了“马路杀手”,使驾驶员视线受到了阻挡,给交通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在雾霾天气中人会感觉到抑郁、压抑、精神紧张。
三、雾霾灾害的治理及防御措施。
(一)控制雾霾的源头,合理规划城市。
城市中心的气温常比四周郊区的高,在气象学中称之为“城市热岛”。 由于“热岛效应”的存在,可使城市中心大气污染更加严重。 因此,对大气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要考虑到热岛环流的因素,以避免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区。 以郑州市为例,由于郑州冬季盛行西北风,在城市规划中,切不可采取“摊大饼”的模式,而要考虑到主导风向,把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部门建在最小风频(即对某一地区多年平均风向进行统计后,出现次数最少的风向)的上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这样对城市大气污染程度影响才能最小。 同时,还要针对郑州市春季风沙较大的气候特点,大力增加城市绿地的覆盖率,以发挥其吸烟除尘的效益,以降低雾霾形成的几率。
可见,城市是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城市不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的,不能以牺牲空气质量为代价而盲目追求经济效益。 城市发展及其规划要体现出传统与现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 建议各级政府要建立明确的责任制,把 PM2.5 的治理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落实到具体法人。 各地区间也要开展大气污染联防整治,当出现污染严重的雾霾天气时,要启动相应的应急机制。
(二)发展公共交通,注意自我保护。
机动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如四乙基铅,经过复杂的化学过程变化后凝聚成为二次污染源 PM2.5[3]。 参照美国环保署的标准,凡是 PM2.5>0.065mg/m3,就表明空气的质量不健康。以洛杉矶为例,20 世纪 50 年代,该城市的汽车数量急剧增加,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和一氧化碳,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了光化学反应,生成淡蓝色的烟雾,在短短的两天内,65 岁以上的老人就死亡了 400 余人。 又如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发生在 1952 年 12 月,英国全境几乎为浓雾覆盖,逆温层在 400m 低空,致使燃烧产生的烟雾不断积累,其中的三氧化铁促使二氧化硫产生硫酸泡沫,凝结在烟尘上形成酸雾,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多 4 000 人。这两起大气环境污染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政府部门需要让 GDP 真正变轻、变绿,各级领导干部能够普遍树立起美好的生态环境即好的政绩观念[4]。研究表明,轿车的污染是公共汽车的 50倍,有轨电车的 100 倍,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运输,可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总排放量。 为消除灰霾对城市的危害,建议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公众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我们要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及时洗脸、洗手、漱口。 机动车驾驶员更要增强安全意识,行车时注意放慢速度,随时注意周围情况。 由于在雾霾天气下,汽车制动器敏感性下降,在下坡时,要选择低档位降速行驶,绝对要避免空挡或熄火滑行。 在进入有雾区域时,驾驶员应尽量使用近光灯,以看清楚地面的标线;在高速公路行驶时,如突然遇到浓雾天气,驾驶员要尽快打开雾灯、示廓灯和尾灯,尽量将车停靠在安全地带。
(三)加强环境的科普教育,提高身体免疫力。
作为气象工作者,可以定期在社区举办一些讲座,告诉老百姓应该怎样躲避雾霾天气,气象局还要做好气象服务,将灾害天气信息及时传递给老百姓[5]。 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环境教育融于教学过程,使之成为教师的一种潜意识,而不是脱离实际地去照搬书中大道理。 所以,最好的环境保护教育方式就是要在现实的生活中进行,教师要通过调查,结合当地发生的雾霾灾害,为学生做好环保的科普教育,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带动家长,规范个人的日常行为、提高个人的环境伦理道德,将大气环境保护的知识普及到更多的人群当中。
此外,我们还要控制生活污染,以减少 PM2.5 的来源。 比如,在室内公共场所要禁止吸烟。 尤其是那些“瘾君子”们更不能在幼儿园内抽烟,因为这将侵犯到儿童的生命健康权及人格尊严权,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另外,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为了增加节日的气氛,体现出“年味”来,老百姓常在除夕、农历正月初五、元宵节等日子燃放烟花爆竹,大量燃放鞭炮也可以使 PM2.5 的数值瞬间升高。 面对雾霾天气,我们更要特别关注于老人和儿童健康[6]。 因为此类人群的抵抗力较弱,平时应多饮水,多吃豆腐、牛奶、黄花鱼、动物肝脏、蛋黄、瘦肉、坚果等,这些食物中富有维生素 D,对补钙非常有利。另外,还可以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的水果。
总之,我们需要了解清楚雾霾灾害的特征,辩证地看待采取的措施,各部门也要明确职责,将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手段等结合在一起。 只有这样,我们居住的环境才能见到更多的蓝天白云,伴随着我们的大气应该是“四季飘香”,而不是“十面埋(霾)伏,自强不息(吸)”。
参考文献:
[1] 王润清。雾霾天气气象学定义及预防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7):44.
[2] 胡颉,朱伟芳,等。郑州市机动车尾气减排方法研究[J].河南科技,2010,(7):77-78.
[3] 周涛,汝小龙。北京市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3-16.
[4] 金鑫。提升郑州城市竞争力的路径选择[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3):93.
[5] 陆静。中学地理教师的环境教育素养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10):5.
[6] 王丽娜。雾霾天的健康饮食[J].烹调知识,201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