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
秘书文秘
当前位置: 首页 >> 管理论文 >> 秘书文秘

浅谈学分制下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也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高职院校推行“1+X”证书,这就要求对原先单一的学年制进行改革,确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向。2020年11月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浙江省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完善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体系,探索长学制、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推动高水平专业群开展职业教育专业试点。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实施学分制有助于建立和健全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课程方案,从根本上落实“1+X”证书制度,摆脱单一的人才培养方式。

  一、学分制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

  学分制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一种主流学制,最早由德国教育家洪堡在建立柏林大学时提出,他强调学习自由、个性培养、教育兼容并蓄的教育思想,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演进历史。1978年,武汉大学等高校在我国率先开启了学分制改革试点。我国高校的学分制最早开始并普遍应用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在近几年才开始积极探索学分制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模式和路径。学分制给高职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路,给学生带来了成才选择和机遇。目前已有大量高职院校正在进行学分制的探索和推广,同时面临着众多的机遇与挑战。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在高职院校中,师生双方对学分制的概念比较模糊,尚未形成明确的共识,教和学的理念还没彻底转变。目前部分高职院校虽实施学分制,但其规模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可供选择的课程有限,无法有力地推进“1+X”证书制度,仍需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困境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用人单位对文秘的专业技能要求也日趋个性化。这就要求文秘专业积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为社会培育“一专多能”的人才。高职教育中的文秘专业目前仍以学年制为主,其人才培养方式较为单一,通常是整个专业通用一种培养方案,这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有较大差距。单一的学年制培养模式在多元化社会需求的冲击下已产生了诸多矛盾,亟需进行新的探索和改革。

  (一)单一培养模式与多元化文秘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文秘专业仍采用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学校安排的课程,缺乏自主选择性。如此一来,便使得培养的文秘人才在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上千篇一律,就业范围比较狭窄,不利于毕业生找到心仪的工作岗位。进入21世纪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但文秘仍然是每个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岗位。由于企业性质的不同,对文秘岗位的职责要求也不尽相同,在传统文秘技能的基础上,不少企业都会有一些个性化的要求。企业在招聘文秘人员时,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在文字能力、语言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有所侧重。正是由于企业的对文秘人才的个性化需求,单一的文秘人才培养模式很难满足企业的不同需求。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总课时数的限制,很难对文秘所有能力的培养做到面面俱到,容易造成“学而不精”的局面。目前已经有不少学校意识到这个矛盾,在文秘专业中开设了2~3个培养方向,促进了人才培养的多元化,但有限的专业课程尚无法彻底满足人才市场的个性化需求,亟需进行学分制在文秘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索,逐步缓解并最终决绝单一培养模式与多元化文秘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

  (二)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与统一课程之间的矛盾

  文秘学生虽然选择了文秘专业,但他们都是独立的个性,有着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统一的课程设置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展示,极大地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出发,文秘学生在文学、管理学、新媒体、语言表达、人际关系管理等方面均有各自不同的独特爱好,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然而单一的课程设置无法为文秘学生提供丰富的选择机会,经常会被迫接受一些不感兴趣的课程,而在学习这些课程时,很难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个人的特长出发,高职教育应该尽可能地做到“扬长避短”,充分开发学生的特长,使之成为今后就业和人生发展的重要助力。单一的专业课程无法满足所有文秘学生的特长展示和发展,同时又因缺乏更多的选择机会,部分学生的特长会逐渐埋没,最终丧失学习的动力,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量考核之间的矛盾

  师资力量是高职院校进行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只有高水平的专业教师,才能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上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帮助。为保证教学质量,高校一般都会对专业教师进行教学业绩考核,促使广大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本领,改进教学方法。在进行教学业绩考核时,往往都会要求教师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在很多高职院校,教师都面临着专业发展和教学工作量考核之间的矛盾,文秘专业的教师也同样不得不面对这个矛盾。文秘专业往往不是学校的核心专业,招生数量不多,一般都是1~2个班级。在单一人才培养模式下,不同专业的教师经常是“各自为战”,在进行排课时优先满足本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要求。由于班级和教师数量的限制,专业教师需要在每个学期承担2~4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才能完成教学工作量的要求。文秘专业教师都有自身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但为了顺利完成每年的教学工作量,不得不硬着头皮去承担自身研究范围以外的课程。如此一来,教师必须在不熟悉的领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满足课堂教学的要求,而且教学效果总是差强人意。专业教师承担研究范围之外的课程,虽然完成了教学工作量考核的要求,却分散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极大地限制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最终影响文秘专业甚至是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

  三、学分制在高职文秘人才培养中的优势

  学分制是指学校按照人才培养总体规划,打破学年的限制,开设符合专业发展的各类课程,供学生进行自主选课,并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设定毕业所需最低总学分,以此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和毕业标准。学分制相比学年制更加人性化,操作更灵活,在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具有突出的优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特长以及职业发展规划,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课程,达到学校所要求的总学分即可完成学业。

  (一)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向

  学分制的引入可以扩大学生的选课范围,拓宽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开创多元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向。实行学分制后,学生只要根据学校总学分数的规定,在完成必修课以后,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或模块进入深层次的学习和研究。如此便丰富了文秘人才培养的方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意愿,使文秘学生通过自主选课,确定自身的培养方向。如此一来,每一位文秘学生都能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培养方向,整个专业的学生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将不再是内容单一、千篇一律,而是百花齐放,各展所长。学分制能促进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困扰学校发展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顽疾”,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社会培养更加丰富的文秘人才。

  (二)丰富的课程资源

  文秘专业实施学分制的前提是要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在实施学分制后,文秘专业可根据专业教师的学科背景开发出大量的课程资源,建立专业课程库。这样既有利于文秘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文秘专业实施学分制后,可在语言文字、组织沟通、新媒体技术、企业管理、档案管理等每个模块开设丰富的专业课程,以供学生进行自主选择。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尽可能满足所有学生对文秘专业知识的需求,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提供保障。专业课程资源越多,学生选到心仪课程的机会就越大,学习的幸福感和主动性越强。便可将同一方向的课程组成模块,方便学生在选课后进行系统性地学习,打造个性化的培养模式。

  (三)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是教育的执行者,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教育质量的有力保证。学分制可以充分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科的钻研与实践。在学年制背景下,为了完成每年度的教学业绩考核,专业教师时常要承担跨学科的授课任务,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不熟悉的领域,极大地阻碍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学分制的实施要求学校开设大量的专业课程以供学生选择,文秘专业中的文学、管理学、档案学、传播学和语言学等教师均可根据自己的学科背景开设课程模块,将教学和研究的重心放在熟悉的领域,打造自己的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专业教师就可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不断取得高质量的成果,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四、学分制下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鉴于学分制在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突出优势,推进学分制已势在必行,探索学分制在文秘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有助于提升文秘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使所有学生都能学到想要的知识。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多元化育人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是文秘专业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实习的总纲领,贯穿了学生三年高职生涯的全过程。文秘要实行学分制,必须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取消“一刀切”的培养方式,建立多元化、人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设计、学分设置、考核模式等方面按学分制要求进行设置。

  1.设计多元化的课程类型。学分制并非放任学生进行漫无目的地选课,学校应做好一定的引导工作,而最重要的是在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好所有课程的类型,以便学生进行更好地选择。虽然学分制是让学生进行自主选课,但对于文秘专业的思政类、大学语文、外语、体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涉及到所有学生的课程,仍需设置为必修课。文秘专业课程可按照不同的培养方向设置选修课模块,如文学模块、管理学模块、档案学模块、传播学模块和语言学模块等,而且同一模块的课程应避免集中在某一个学期,还是应该根据难易程度层层推进,分散在不同学期,以便学生进行系统性学习。

  2.合理设置学分值。学分制的关键就是为每一门课程设置学分值,学分值越高,说明这门课在文秘专业中越重要。文秘专业的每一个模块中都应设置1~2门的专业核心课,其学分值可设为最高的4分,其他专业课的学分值可设为2~3分。全校性的必修课则由学校统一设置学分值。在设置好课程学分值的基础上,规定毕业所需的最低学分,确保每一位学生在毕业前都完成充足的课程学习和实践。

  3.健全课程考核模式。学分制的其中一大特点就是需要大量的专业课程,不同的课程在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不宜采用单一的考核方式。文秘专业课程应根据课程的性质和最终的成果来确定考核模式。在学分制中,应将书面考试、上机操作、课程论文、技能展示、设计作品等考核方式进行合理使用,为每一门课程选择最合适的考核方式,并将其写入人才培养方案。

  (二)发挥专业群优势,建设共享课程资源专业群是数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专业组成的集合。文秘专业作为高职院校的一个专业,往往不是所在学校的王牌专业,因此,拥有的课程资源和师资资源都是十分有限的。为更好地推进学分制建设,将文秘与其他相近的专业组合专业群,可以实现专业课程的共享,充分发挥优势学科在专业建设中的作用。

  1.推进校内专业群建设。由于文秘专业在一般高校内并非优势专业,所涵盖的学科门类众多,“单打独斗”无法深入推进学分制建设,因此需要与其他文学类、传播类、语言类、管理类专业组成专业群,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专业群最大的优势就是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这正好就是学分制所最迫切需要的基础保障。文秘专业的课程学科跨度较大,包含文学类、传播类、语言类、管理类和档案类等。实施学分制,所需专业课程应在100门以上。借助专业群建设的“东风”,文秘专业可以共享其他专业的优质课程,这样既提供了充足的课程数量,使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也保证了课程的教育质量,避免了仓促开课的尴尬。

  2.创建行业专业群。文秘专业在实施学分制时,还可与兄弟院校的相似专业组成专业群,实现同行之间的课程资源共享。尤其是办学历史悠久或特色鲜明的文秘专业,它们一般都会有自己的精品课程,如能实现共享,就能优势互补,互利互惠,促进专业高质量发展,还能给新办的文秘专业带来优质的课程资源。目前线上授课的模式已相当成熟,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行业专业群建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组建教学团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课堂教学是高职教育的关键环节,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执行者,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学分制要取得成功,首要因素就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打造精品课程,让每一门课程都能给学生带来收获。文秘专业应积极组建教学团队,共同研究学科前沿动态,探讨教学改革,齐心协力提高教学质量。

  1.建立教学模块课程组。在学分制模式下,每位教师都会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开设多门课程,为了更高效地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应尽量避免“单枪匹马”的局面,可将具有相同或相近学科背景的教师组成课程组,共同负责一个教学模块。课程组的教师之间因研究方向相似,共同话题较多,能更好地开展各类教研活动和科学研究。课程组所开设的专业课程是整个教学团队的合作成果,其教学内容和方式也是集众人之所长,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2.建立师徒结对模式。一般合理的教学团队中都由不同层次的教师构成,既有经验丰富的资深专家,也有年富力强的中年骨干,还有初出茅庐的后起之秀。一个专业要取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才。在文秘专业的教学团队中可采用师徒结对模式,让资深专家、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时限可设为1~3年,从备课、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等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帮助青年教师从“站上讲台”到“站稳讲台”,逐步成为文秘专业的骨干。通过师徒结对,可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文秘专业中的各个教学模块都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师徒结对还可将优秀的教学理念、方法、案例等不断传承,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而丰富文秘专业的底蕴。

  实施学分是目前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势所趋,文秘专业应紧跟时代的发展,运用学分制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使专业建设更加多元化和人性化,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来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学分制可以解决文秘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问题,既让学生学到想学的知识,能为社会培养出更丰富的文秘人才,又能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文秘专业的长远发展。

上一篇:公安文秘写作思维的特征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服务项目

论文费用

论文发表

服务声明

服务声明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咨询QQ:574461795

周一至周日9:00 - 23:00

 

COPYRIGHT©2006-2022 志远论文网 http://www.zydxlw.com

本站所有的免费论文都是来自网络,并不是我们写作的论文,只供游客观看,并不用于出售。

论文查重 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 论文网 硕士论文 论文写作 本科毕业论文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毕业指导 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