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国内对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20年间,探索性研究迅速增加,课题的针对性明显加强,研究方法也在不断与国际接轨。但研究水平较之国外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主要从定性的角度分析,定量研究较;分析手段比较单一,实证研究明显不足,较少运用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方法;侧重政府视角下的发展政策与措施研究。以海南三亚旅游产业进程化为例,早在2003年,国务院就把三亚市列为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之一。当时三亚旅游以外事接待为主,景区开发大多是市区游,服务较为单一。当时三亚市旅游仅有十几家涉外饭店,接待能力严重不足。,到2008年, 三亚市接待旅客首次突破150万人次,全市共有旅游涉外饭店43家,运营客船118艘,空中航线15条。同时, 三亚市旅游的两个鲜明主题??悠久的海岛文化、保护良好的原生态和民族风情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到2010年以后, 三亚市的旅游业开始了核变,大东海、博鳌、亚龙湾、万泉河等一批人文景观逐步得到开发。到2013年年末, 三亚市已经逐渐形成各类项目相辅相成的复合型旅游产品格局。海南刚建省时,三亚旅游产品单一,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也不多,到去年年底,全市仅导游一项,就拥有中、英、法、日、西班牙、泰语等20多种语种导游员10000余名,接待能力显著增强。近年来,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口号的提出,三亚市不断增加在国际市场上的亮相率,积极承办和参与国际会议和活动,逐渐展露出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的新风采。经过10多年的发展, 三亚市旅游产业已经渐渐走向成熟,产业规模也达到了较高水平,产业素质得到快速提升。三亚市旅游行业在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大好契机面前,大力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软硬件设施,全面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深入实施“旅游兴市”战略举措。一系列工作使旅游经济效益显现,各项旅游经济指标得到不同幅度的增长。虽然三亚市旅游产业较以前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旅游先进国家,如韩国、泰国、瑞士等国相比,目前的发展水平与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的要求还相差较大,而且由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不快导致对三亚市经济的拉动力不强,进而影响了三亚市发展方式的迅速转变和全市综合实力的快速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三亚市的旅游产品开发长期停留在观光旅游产品的层次上,而商务、会展、生态、体育、保健康复、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所占市场份额不足30%,说明三亚市的旅游产品链有待完善。其次,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旅游消费结构的不合理,三亚市旅游产业所涉及的“吃、住、游、行、购、娱”结构不合理,这六种要素之间的整合缺乏有效的产业政策指导,说明三亚市的旅游消费链有待增强。由于旅游娱乐、旅游购物不发达,游客在三亚市游览时间相对较短,导致在旅游营业收入中,商品性收入所占比重很低,而这恰恰是制约旅游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的重要因素。第三,三亚市城市形象整体营销乏力,三亚市旅游城市形象整体营销乏力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整体包装;二是缺乏足够的旅游品牌的支撑;三是宣传促销的方式不够丰富。同时还存在交通、高档酒店、高级会展中心等城市的硬件建设相对滞后,旅游管理和旅游综合服务水平不够高,产业集聚力不强等问题。
二、旅游产业转型与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首先,旅游产业本身就是一个高度复合型的产业,她涉及到吃、住、行、游、购、娱等六个要素的产业,同时与服务业、金融业、邮电通信业,房地产业等产业密不可分,它的发展需要这些产业的支持和彼此之间的协调,同时它又能带动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融合化能使整个旅游产业链的功能得到强化;其次,合理的旅游利益分配模式是加快旅游产业的催化剂,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充分发挥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是旅游产业取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结语
过度的旅游化很可能导致区域产业结构重演20世纪70年代加勒比地区式的悲剧。长期弹性虽小但各区域全部为正的事实又说明,旅游业发展仍然应该成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长期战略,只是全国各地区需尽快转变一直以来普遍实施的以“门票经济”为重心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旅游产业的融合化发展,从而提高其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一般认为,旅游业在那些可选择发展机会非常有限的欠发达边远地区显得比其他产业更加有效,旅游业的各种经济影响也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但本文实证研究发现,在中国三大产业带中,社会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用并不比社会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表现得更有效,其原因值得进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