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论文
伦理道德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论文 >> 伦理道德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德性的概念,正如奥斯特沃特指出的,在所有希腊伦理学体系中都是根本性的概念i,而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它更是重中之重的概念。亚里士多德对德性进行了深刻的论述,提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性意义的思想,重新解读亚氏的德性思想有利于解决当代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当代道德教育存在着教育对象客体化,教育方法重理论灌输、忽视情感培育,忽视家庭教育在德性形成过程的作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教育对象的德性养成及人格塑造,不利于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实现,也不利于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亟需从道德教育的基础理论层面寻求破解之道。本文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及其蕴含的德性教育思想的论述,探讨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

  德性的古希腊文是“arête”,在《利德尔―斯考特希腊文―英文词典》里的注释是:“善,任何类型的优秀。尤其是男子气概的才能,刚毅、勇猛和英勇。”ii对希腊人而言,德性是善和高尚的。而且这一词在最初的古希腊用法中被用来指武士高贵的行为,例如在荷马史诗中,它的意义几乎等同于勇敢;后来也用来指卓越的公民在城邦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并逐渐用来指任何人、有生命的物体或器物所具有的优点。亚里士多德秉承这一认识,将德性视为一种提供和保存善的功能。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依据对应的灵魂层次以及获得途径,将德性分为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理智德性对应灵魂的逻各斯(理性)部分,包括:智慧、明智、谅解等;道德德性对应灵魂的非逻各斯(非理性)部分,包括:勇敢、慷慨、节制、友爱等。“理智德性主要通过教导而发生和形成,所以需要经验和实践;道德德性则通过习惯养成。”iii二者最终都要达到至善的目标,因此,二者又是相互关联的。道德德性是灵魂的非理性部分的优秀品质,这些品质的实现需要理性的指导,如果没有理性做指导,就不可能保证伦理德性的完满实现。“没有明智就没有正确的选择,正如没有了德性一样,因为德性提供了目的,明智则提供了达到目的的实践。”iv因此,在理智德性中存在明智这一品质与道德德性最紧密关联着。在此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人的德性在亚里士多德以及许多其他哲学家那里通常是指相应于灵魂的非逻各斯的即欲望的部分的德性。”v换句话说,亚里士多德主要讨论是道德德性。下文我们讨论的德性主要指道德德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一种使事物或人达到完美状态的品质。“每种德性都既使它是其德性的那事物的状态,又使得那事物的活动完成得好。”vi以有生命的物体“马”为例,马的德性就是使得一匹马实现完满状态,是所有同类中很好的;同时也使得这匹马的活动完成得很好。马的活动可以是在战场当中既跑得快,又令骑手坐稳,并迎面奋力的冲向敌人而赢得战绩。一句话,马在完满的状态下出色地完成自己的活动,也就可以说马具有了德性。而“人的德性就是既使得一个人好,又使得他出色的完成他的活动的品质。”vii换句话说,德性就是人的状态是幸福的或过得好,能高尚的、良好的实现自身的活动,并使这一活动以合乎它特有的德性的方式完成为高水平。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不是感情,但与感情相联系。他把灵魂的状态分为三种:感情、潜能与品质。感情是指欲望、怒气、恐惧、信心、妒忌、愉悦等伴随着快乐与痛苦的情感,而品质是“同这样感情的好的或坏的关系。”viii德性不是感情,首先德性要求人在实践或活动之前要进行考虑和主动的选择;其次我们不能称赞和贬责感情,但是却能对一个人的德性和恶进行称赞和贬责。但德性与感情相联系,且主要是与感情当中的快乐和痛苦相关。

  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把德性定义为适度,是不及与过度的中间,即中道,而不及与过度都会毁灭德性。“虽然从其本质或概念来说,德性是适度,从最高善的角度来说,它是一个极端。”ix这是对德性内涵的一个深刻阐述:一方面说德性是适度,是两种恶不及与过度的中间;另一方面从善的角度来说,认为德性又是一种极端,它是与自身即恶的东西对立。例如无耻、卑鄙、通奸、谋杀、偷窃等,这些名称永远代表的是错误,这种错误并不是由于它们自身的过度与不及,而是它本身即意味着恶,因此受到人们的贬责。且这些事物并不因是否由于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去做就显示出正确或错误,而是一开始去做就意味着错误。而且一般来说,我们知道并不是每项实践与感情都存有适度的状态,也就是并不存在适度的过度与不及,也不存在过度的适度或不及的适度,因此适度与过度、不及这两种恶是对立的,从这一角度也说明德性是一种极端。

  二、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他认为德性是一种使人实现自身善的品质,而在古希腊时期,德性就是使人成为城邦好公民所具有的那些品质;这些好公民德性的养成需要道德教育,教育的过程就是将以潜能的方式存在的德性,通过后天的习惯来养成,且不能忽视家庭在教育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认为德性的提升既离不开明智的教育,也离不开情感的教育。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养成的目标是培育城邦好公民。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 x也就是有乐于群居的天性。人要适应城邦生活,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需要教育。德性培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好公民,实现城邦的至善。一方面,人有追求一种好的生活,实现至善的目标――“优良的生活”,也就是幸福的状态。而幸福的状态也是城邦追求的一个目的,所以,自然人与具有社会性质的城邦有了共通点,所以需要实现自己向社会性质的转变。另一方面,人自身的特点也决定需要教育来促进自己的转变。人从本性上来说是具有理性的动物,并拥有对善恶和是否合乎正义以及其它类似观念辨认的道德感,这是人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动物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人需要向社会人转变,且是每一个自然人都需要经历的过程,所以需要凭借教育来实现,而且主要是道德教育,借此来唤醒人本身具有的区别去一般动物的道德感。这种道德教育从性质上来说属于美德教育,因为它以培养“好公民”为目标,主要培养人的德性。   德性需要道德教育来培养。道德教育主要通过习惯和实践实现人的潜能德性经习惯德性向完满德性的转变。亚里士多德认为,实现人的德性的转变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首先人具有的潜能是德性的自然基础,在此基础上要经历一个不断的训练过程,也就是一个人要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就要不断的练习像一个有德性之人那样去行事,以致养成习惯。这种习惯的本质就是实践和重复,是对人的非逻各斯部分的欲望和情感加以节制并把它们导向正确行为的过程。从自然德性向完满德性的转变过程中,习惯和实践是必要的训练手段,它们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活动中。

  道德教育需要城邦和家庭发挥本身的作用。我们知道,个体公民组成家庭,家庭是城邦的一部分,作为组成部分的家庭的德性必须与城邦的整体德性相符,所以德性的培育主要通过城邦来制定。也就是城邦制定一系列规范准则,使之从小在规范的约束下正直的生活;并主要通过读写、体操、音乐和绘画四科使公民受到良好的教育,养成城邦生活所需要的高尚品质,成为一个具有德性的好公民。同时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忽视家庭的作用,因为妇孺的善良与否事关城邦的优劣,儿童也会长大成公民,因此只有家庭中的妇孺成为了优良的公民,城邦才会成为优良的地方。亚里士多德认为“家务重在人事,不重无生命的财物;重在人生的善德,不重家资的丰饶,” xi也就是家庭应注重培养公民个体(妇孺)的德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培育德性的过程也是发展实践智慧――明智的过程。“明智是一种同善恶相关的、合乎逻各斯的、求真的实践品质,”xii它和德性联系在一起,没有了明智我们的选择就不会正确。因为明智与德性的关系犹如治疗和健康的关系。健康是目的,治疗是实现健康的手段,治疗不主导健康,只是研究如何恢复健康。也就是德性使人确定实践的目的,明智则使人选择实现这一目的的正确的手段。并且明智来源于实践,是在不断的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形成的,同时又指导实践。具有明智的人,能够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审慎的考虑并促成好的结果的出现,即促成德性的养成。而德性是非逻各斯部分的品质,其进行选择和思考时,必然以明智为基础,因为没有了明智,就不能够保证德性的正确选择,也就无法保证其实践行为是否具有德性。亚里士多德说:“一个人如果有了明智的德性,他就有了所有的道德德性。”xiii因此,培育好公民,加强道德教育,需要培养明智。因为一个公民只有具备了明智的德性,才能称得上是一个拥有完满德性的好公民。

  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还需重视情感教育,应将情感和逻各斯置于相等的位置。亚里士多德一方面认为,非逻各斯部分的感情、欲望等本身没有所谓好坏,也不与逻各斯相对立,关键在于它们应在逻各斯的指导下得到充分发展。另一方面认为只有逻各斯的部分并不能完全形成德性,逻各斯需要借助于热情、欲望、感情等才能转化为实践,因此只有逻各斯和非逻各斯二者的统一,才能真正拥有德性。德性与感情中的快乐与痛苦相联系,快乐容易使人去做卑贱的事,痛苦容易让人逃避做高尚的事,而且如果我们追求或躲避不应该追求或躲避的快乐与痛苦,又或者,以不正确的方式在不适当的时间去追求或躲避二者,这时快乐与痛苦就成了人品质变坏的原因,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正确的教育就是“从小培养起对该快乐的事物的快乐感情和对该痛苦的事物的痛苦的感情。”xiv从这也可看出,在道德教育中,应重视情感教育,也就是要在逻各斯的指导下培养合乎德性的感情。

  三、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以培育好公民为目标,其他德性友爱、正义、勇敢、慷慨等德性都被统一在好公民的目标之下的整体。当代教育更强调规范教育,将人分割成碎片。现今的公民教育长期以来的根本任务就是根据社会既定的行为规范与生活准则管理、教导受教育主体,将之塑造成“理想的模型”,从而形成全社会统一完美的行为规范秩序。这种模式把公民教育的过程仅仅看成是对受教育主体施加外部规范影响的过程,从而忽视了受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地位。而亚里士多德推行的道德教育是一种美德教育,强调培育人的德性和品质,强调受教育主体的主动探索精神。因此,对今天的道德教育来说,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要把道德教育过程看成一个双向的过程,主张从道德知识的灌输模式转变为受教育主体自己积极主动求知的过程,然后引导受教育主体形成完满德性。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既重视理性教育也重视情感教育,认为教育应是情理交融的过程。在我们现今的教育中,往往会把教育认定为知识教育,只注重对受教育主体知识的灌输,既忽视实践的过程,也忽视情感教育对主体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校把知识性课程放在重要的位置,一般将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视为教育的主要课程,推崇单纯的知识型升学,成为一种应试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忽视对受教育主体的身心发展与人格塑造,把与情感教育相关的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放置一旁,使受教育主体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受到压制,没有促进他们的和谐发展。因此,在今天的教育中,应在重视知识教育的同时,注重情感教育,因为情感教育能够促进主体的理性能力的培养,陶冶主体的性情和品质,对主体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育是情理交融的过程,因此还应该重视实践,培育主体的明智德性。明智德性作为一种品质,本身是人的一种实践理性或实践精神,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为人们所深刻认识和把握,并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不断升华。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注重适度,即中道原则。适度在某种意义上也同于“中庸”,“不偏不倚,谓之中”,因此,对主体进行道德教育时,应充分认识主体的特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主体采取因材施教。也就是说必须认识到德育主体的特质,在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量体裁衣对主体进行德性培育,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因为过多或不及都会毁坏道德教育;中道原则还要求我们在日常行为规范中随时随地矫正自己的行为。如人人都能做到中道原则,这个社会就一定能达到幸福、和谐的至善境地。

  四、结语

  现今的道德教育应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及其教育思想获得启示,全面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促进受教育主体全面和谐的成长,使每个个体都充分发展自己,并形成高尚的品德,达到最高的善;并促进社会日益成为一个和谐的有机统一整体,使人人都能在这一社会下达到个体自身的身心发展、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注释:

  i廖申白.《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xxv~xxvi.

  ii余纪元[美].《德性之镜: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7.

  iii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103a15~16.

  iv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G]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37.

  v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xxvi.

  vi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106a15~1106a16.

  vii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106a21~1106a22.

  viii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105b25.

  ix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107a5~1107a6.

  x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253a2~3.

  xi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259b19~1259b20.

  xii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140b6~1140b7.

  xiii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145a2.

  xiv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104b12~1104b13.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服务项目

论文费用

论文发表

服务声明

服务声明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咨询QQ:574461795

周一至周日9:00 - 23:00

 

COPYRIGHT©2006-2022 志远论文网 http://www.zydxlw.com

本站所有的免费论文都是来自网络,并不是我们写作的论文,只供游客观看,并不用于出售。

论文查重 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 论文网 硕士论文 论文写作 本科毕业论文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毕业指导 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