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的相互作用分析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一、引言
国际贸易是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国际金融是货币资金周转和运动。学术名词听起来可能会有些抽象,但若将二者与日常生活行为进行类比则浅显多了。如果将国际贸易类比成外出就餐,那么国际金融就是对外出就餐这一行为所做的成本与收益衡量。吃饭前要看看菜价,店家有无折扣,优惠券的用法是否合算,这就好比国际汇兑。这顿饭花了多少钱,怎么付款,这就好比国际结算。话费要记笔账,这笔账目就好比国际收支。如果不巧,吃完饭了发现没带钱包,店家若放心顾客抵押赊账,这叫国际信用。如果顾客碰巧是个大老板,吃完饭了感觉菜肴香甜鲜美,店铺特色鲜明,便盘算着买下这家店或者入股促进其扩张发展,这叫国际投资。这一切行为都要建立在一个公正有序、有法可依的经济秩序上,这就叫国际货币体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国际金融的分支与国际贸易之间也具有联系。
二、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的意义分析
1.国际收支与国际贸易
国际金融的国际收支分支下经常项目中的货物与服务,对应国际贸易中国际贸易分支下的货品和服务交易。说是对应,但二者并不相同,现通过下表对我国近五年贸易数据进行举证分析。
可以看到,两组数据中服务的差额相同,但经常项目货物差额与进出口差额存在差距,或此低彼高,或此高彼低。原因在于二者的统计主体不同。进出口数据由海关总署统计并公布,而国际收支平衡表由外汇管理局统计并公布。二者统计方式上的差异,造成了我们所说的作为一个“顺差大国”,“经常项目顺差”与“海关进出口顺差”不能混为一谈。
2.国际汇兑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汇兑的度量主要依据外汇汇率。下图为近十年我国外汇汇率与进出口差额变化。
以4种汇率为自变量,进出口差额为因变量进行数据分析。首先进行因子分析,得到碎石图后可以看到,第一主成分与第二主成分的特征根大于1,而其他主成分的特征值小于1,可以认为前两个主成分能概括绝大部分信息。采取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的元件矩阵后可知,第一个因子与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关系最为紧密,第二个因子与人民币对日元汇率反向贴合度较高。这说明汇率变动可以影响贸易差额,但我国对不同国家的汇率对我国贸易差额的影响也不同,既有单独影响,又有共同作用。
3.国际结算对国际贸易的意义
国际贸易产生交易,催生了国际结算。国际结算只是国际贸易里收款的一个环节。
在国际贸易业务中,一笔货款结算可以只使用一种结算方式,也可根据需要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结算方式结合使用。交易方式不同,其对于进口商和出口商的意义不同,二者贸易倾向亦不同。在开展对外贸易业务时,选择哪一种结合形式应酌情而定。
4.国际信用对国际贸易的作用
商业信用放宽,进口商资金周转压力小,可以集中精力进行产品或服务营销,进而国内需求上升,国际贸易额增加。
银行承兑贴现出口商向进口商签发的汇票等信用工具的发展,能够促进银行信用多样化,结算方式多元化,极大地提升国际贸易的便利程度。
5.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
在现行的被称作“全球化”的国际经济环境下,传统的“贸易-投资”线性次序被彻底打破,贸易壁垒痛点减少,要素成本差异凸显。换言之,资本密集度高的国家投资主动性强,灵活度高,对于传统线性理论框架颠覆性大,国际贸易活力高涨;而资本密集度低,劳动等低附加值生产要素密集度高的国家投资主动性弱,拘泥于传统理论框架,贸易活力相对不足。
6.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贸易
金本位制度为国际贸易体系提供了价值稳定的黄金和与黄金完全可兑换的英镑作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国际储备资产,促进了国际自由贸易的空前发展。国际贸易的增长又否定了金本位制对二者无限增长的要求。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推动了国际贸易的扩大与平衡。70年代,不断扩大的国际贸易又加速其瓦解,形成了被称为“无体系的体系”的牙买加体系。可以说,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贸易是在相互促进,相互完善中逐步发展的。
三、结论
1.国际金融是国际贸易的货币基础与数字表征
(1)国际收支是国际贸易额度的权威表现。
(2)外汇汇率单因子或双因子交互对国际贸易额度产生影响。
(3)国际结算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环节,直接决定着贸易额度。
(4)国际信用是促进国际贸易的手段,是支持跨国公司发展和生产国际化的因素。
(5)国际投资的规模能够影响国际贸易的活力。
(6)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是国际贸易良好运行的环境保障。
2.国际贸易是国际金融的实质反映与实践支持
(1)国际贸易内容是决定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重要因素。
(2)国际贸易是国际结算的主要起源。
(3)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国际投资的产生。
(4)国际贸易的发展决定了国际货币体系的产生和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