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学生每个人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对于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质量等提出一些基本的建议和意见,可以帮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日常上课的时候更加能够突出课堂内容的个性化,不是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而是能够充分适应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对学生的评教内容进行考察基础上,老师对于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改进就更加的有据可依,也能够根据学生们的意见将自身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高校学生评教工作中的不同因素
(一)学生作为评教主体的话语权因素
学生进行教学工作的评价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话语权的地位。学生对于一些课程或者老师的评价不能成为一带而过的“耳旁风”,而是应该具有一定的分量和权威性,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中重要的作用[1]。在一些高校中,常常存在每学期让学生进行评教工作仅仅是一种形式性的教学工作,其本身所有的积极意义并没有体现出来,也就是说,老师对于学生提出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并没有进行考察和采纳,评教工作只是徒有其表。此外,學生作为评教主体应该对于自身有明确的认知,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在评教系统中应该给出关于课程和老师教学工作的中肯建议,而不是借此机会去报复老师。
(二)教师作为被评对象的改善教学因素
既然是学生为主体的评教工作,那么老师自然被归为被评的对象,一些老师常常对于学生对于自己的建议嗤之以鼻,坚持地认为自己的教学方式没有问题,这些老师怀有清高的教学态度,自然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老师应该在教学中虚心接受一些学生对于课堂中肯的建议,在学生的帮助下逐步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使自己的课堂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能够使更多的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堂。对于学生的建议进行课堂改革,是老师作为评教对象的职责和义务,不能因为自己是老师,就对学生的建议视而不见,这种迂腐的思想需要及时的清理[2]。
(三)学校作为第三方考察系统的监督因素
学校作为开展学生与教师教学工作的第三方平台,有责任作为监察者对于学生的评价内容进行批量的审核,在充分考察评教内容的基础上,监督老师对于课堂的教学模式和课程细节进行改进,例如,在开展了评教工作后,学校可以委派专业的听课组或考察组对于老师的课程进行不定期的突击检查,对于老师一些不文明上课行为或是备课不充分,不带课本等行为进行实时地考察,并对于这些行为进行监督,造成严重的问题的应该予以先停课的处置,确保每一位老师都能在恪尽职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职责。
二、学生评教工作对于改善教学质量的有效性影响
(一)学生进行评教工作,能够实现生本教育理念
学生对于老师的上课效果进行一些客观的评价,是当前的素质教育阶段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理念”所推崇的新的教育方式,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学生也就有权利对于课堂和老师提出一定的要求,尤其是对于一些不符合上课规范的老师,学生更应该通过评教系统进行匿名的投诉。除此之外,学生进行评教工作也会使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需求,及时关切学生的不同诉求,师生共同构建起教学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模范课堂。
(二)老师采纳评教意见,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时刻秉持虚心听取学生意见的态度,对于自身做的确实不好的地方要及时地改进,不能将自己作为教学的主体,认为学生任何事情都应该顺从老师的意愿,而磨灭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该充分鼓励和支持学生对于老师的教学模式进行评价。老师应该将学生的意见作为自己教学质量的评估标准之一,不仅仅在评教工作中,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课堂质量,尽可能地提升课堂效果,使学生满意。
(三)学校提供评教平台,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学校进行每次的评教工作实际上是为学生和老师构建了一座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双方可以清楚地知道当前教学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共同的改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即使有对于老师的一些意见或建议,迫于面子或者老师的威严不敢向老师提出,老师也很少对于教学问题向学生们询问建议。因此,学校就应该搭建评教这一沟通平台,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彼此都能够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了然于胸,并进行进一步的调节和沟通。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于高校评教工作的探讨,可以看出,影响学校进行教学评价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应该将学生当作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来看待,使学生对于教育教学工作掌握一定的话语权,并且在学校的督促下,使老师们能够主动地采纳学生对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建议,只有学生、老师和学校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够真正地将评教工作贯彻落实下去,在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