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论文
发展战略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论文 >> 发展战略

日本循环型社会建设对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3-19

  【摘 要】本文通过对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相关理论的论述,对日本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所取得成功检验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正确的政策建议和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循环经济; 资源利用; 发展模式。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
  
  根据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知道,中国常住人口约 13. 4 亿。同年人均水资源仅为 2310. 4 立方米,人均森林面积为 0. 15 公顷,人均能源生产量为 2214 千克标准煤。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 6654. 2 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1. 67%。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此背景下,只有通过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才能解决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二、循环经济的起源、内涵及与其他理论的联系。
  
  1962 年,美国经济学家 K·波尔丁在《未来的太空飞船 - 地球经济》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宇宙飞船论”,最先从经济发展的角度阐述了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最先提出了“循环经济”概念。循环经济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保为特征的社会生产活动都属于循环经济范畴。而狭义的循环经济是指通过对废弃物的资源化来发展经济,相当于“废弃物经济”、“垃圾经济”范畴。
  
  自然科学中的热力学第一定律描述了过程状态变化所遵循的物质和能量守恒。这与循环经济内涵是一致的,循环经济倡导的也是物质的循环流动和资源的再生利用,从资源到产品到废弃物再到资源的循环流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们的总量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表现形式发生变化而已。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实现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来进行资源循环。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为整体协同、相互依存、生生不息的循环演进。
  
  三、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及政策措施。
  
  二战以后,日本实施了“追赶”政策,举国上下致力于经济的增长。在这一过程中,全国都在进行无视与自然相协调的经济开发,从而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由此产生的公害严重扩大。
  
  随着民众对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这要求日本在 21 世纪必须克服其环境与资源限制,建立新型社会经济体系。20 世纪 80 年代末,日本提出了“环境立国”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日本循环经济战略体系由政府、企业与个人三大主体和六个要素构成,六个要素是指战略规划、法律框架、技术创新体系、产业政策、企业社会责任与公民环保意识。在日本的战略构想中,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对产业和生活消费的抑制,控制废弃物产生; 二是通过再利用、再回收来促进资源的合理循环使用; 三是通过合理处理废弃物来减少自然环境的负荷。战略规划为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健全的法律体系建设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明确了三大主体在经济建设中的责任,以便推动循环型社会的建设。截止新世纪之始,日本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不包括循环经济基本法( 1993 年制定) 、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 2000) 、废弃物处理法( 1970) 和资源有效利用法( 1991) ,其中废弃物处理法下又细分为容器包装再生利用法( 1995) 、家电再生利用法( 1995) 、建筑材料再生利用法( 2000) ,而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包括食品再生利用法( 2000) 、绿色采购法( 2000) 、多氯联苯废弃物妥善处理特别措施法( 2001) 、汽车再生利用法( 2002) 。
  
  在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政策上,1990 年开始,日本政府通过财政预算对于中小企业环保技术的研发予以大力扶持,补助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率最高可达 50%。对于引进循环设备的企业,在税收上给予减少或减免。在融资方面,成立专门机构通过政策性银行和中小企业金融公库为环抱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进行融资。日本循环经济法律明确指出,企业要对自己在生产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负责,各个企业把自己的废弃物交给专门回收垃圾的部门时要上缴垃圾回收费,从而通过经济手段促使企业节约资源消耗和加强废物的循环利用。循环型社会的建设既需要相应的法制环境和雄厚的技术基础,还需要确立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伦理。日本政府通过环保教育、大众媒介等途径做大量宣传,使得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
  
  四、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及日本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1、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从生态工业园、再生资源回收和利用情况两方面论述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
  
  21 世纪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而来的环境压力,国家环保总局将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和环境“双赢”的重要举措,在不同行业和地区进行了试点建设。2001 年8 月,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成为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为发展生态工业园区拉开了序幕。之后,江苏、山东、辽宁等省分别开展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试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1989 年《环境保护法》第 25 条从循环经济角度提出了资源高效利用及废弃物的综合处理问题,1995 年颁布的《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涉及了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同时还倡导个人购买和使用可重复利用的产品。1996 年 8 月国务院批准了《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的通知》,同时在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上下发了很多通知,以促进资源的重复利用,2007 年,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颁布了《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这是规范管理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第一部全国性规章。
  
  我国的循环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 1) 关于循环经济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虽然我国也建立了一些宏观意义上的法律,但在指导具体的行业上其可行性相对微观的具体指南较少。( 2) 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主体责任不明确,导致在出现问题时无法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3) 只注重了强制性行政政策的实施,缺乏以“价格”为基础的市场政策的引导。( 4) 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成熟程度还有待提高。高新的技术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所在。( 5) 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高,循环经济还未深入人心,全民参与程度有待提高。
  
  2、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通过对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学习和针对我国在实践中的问题的总结,对于未来中国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做出以下政策建议:
  
  ( 1) 建立中长期战略规划,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战略指导。( 2) 完善具体行业中关于循环经济方面的法律规章,提供一个完备的法律保障以支撑循环经济的发展,做到有法可依。同时加强政府组织管理,落实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 3) 从政府、企业、个人三方面明确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责任,同时注意市场政策和全民参与政策、行政政策的有机结合,从企业的生产到居民的生活到社会的环保,建立起发展循环经济的三个主体三个层面三种政策的立体发展模式。( 4) 加强对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金融支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示范基地,通过将企业的生产和高校科研院所的结合,加快科学技术向实际生产力转换的步伐,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5) 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齐建国。 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J]。 工作研究与建议,2007( 5)。
  
  [2]诸大建,朱远。循环经济:三方面的深化研究[J]。社会科学,2006(4)。
  
  [3]吴季松。 循环经济理念的最新规范与运用[J]。 环境经济,2005( 20)。
  
  [4]黄晓芬。 循环经济的对象 - - 主体 - - 政策模型研究[J]。 南开学报,2005( 4)。
  
  [5]赵洗尘。 循环经济文献综述[M]。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服务项目

论文费用

论文发表

服务声明

服务声明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咨询QQ:574461795

周一至周日9:00 - 23:00

 

COPYRIGHT©2006-2022 志远论文网 http://www.zydxlw.com

本站所有的免费论文都是来自网络,并不是我们写作的论文,只供游客观看,并不用于出售。

论文查重 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 论文网 硕士论文 论文写作 本科毕业论文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毕业指导 学术论文